《閱讀 寫作 心旅行》課程設計的動機與目的,主要分成五個方面:
首先,筆者希望藉由這個課程,來引發學生對於生命的省思。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人們常因接觸五花十色的外在訊息,而缺乏內在省思的空間,而學生更常『無感』的面對生活。閱讀寫作是探索的工具,也是走向思維的第一步,透過閱讀寫作過程無異是一場心靈對話的旅程。筆者希望設計出引導學生內在省思的閱讀寫作課程,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進而感知省思人生。
第二,激發學生設計思考、組織架構的能力。近年來在國際間盛行『設計思考』,訓練解決問題的新興工具,可以訓練學生找出問題並且解決。傳統的作文教育,多是注重在字詞組成的訓練、佳句的背誦、成語的應用等寫作技巧的課程;坊間的作文補習教育,甚至有業者標榜寫作作文的公式,來訓練學生進行寫作。其實寫作文章是一種藝術創作,需要基本功的累積,但更重要的是富有思維的中心思想,筆者希望建立一個課程系統,可以激發學生設計思考、組織架構的能力。
第三,增進學生的藝術涵養以及美感經驗。放眼國際許多國家都相當重視藝術教育,美感思維融入在他們的生活;反觀台灣的教育由於功利主義掛帥,藝術教育常是最被忽視的一環。筆者希望,讓學生在閱讀寫作的過程中,學習將藝術美感融入寫作,增進他們的藝術涵養以及美感經驗。
第四、提升學生多元識讀能力。107 課綱之修訂朝向培養公民「多元識讀能力」的方向努力,不僅強調公民運用語文的「能力」,更強調情意及態度層面的培養。本課程《閱讀 寫作 心旅行》亦即啟迪學生用『心』看世界,藉由微電影、紀錄片、藝術作品、繪本、動畫、新聞、廣告等多元媒材,結合視覺與文本的數位閱讀與分析,激發學生多元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藉由行動學習來增進閱讀寫作能力,培養多元識讀的素養。
最後,提升學生資訊應用能力。面對在資訊科技世界成長的學生,傳統紙筆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吸引他們的目光,所以筆者設計以資訊融入閱讀寫作課程,讓學生利用資訊提供的便捷性來學習閱讀寫作,並且提高他們對於閱讀寫作的興趣。運用資訊工具來創作立體面向的數位寫作成果,讓學生作品突破單一向度的紙本作業模式,更能夠培養出具有實作能力、跨界創新、社會連結的學生。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閱讀 寫作 心旅行」,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