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跨、人文跨領域──議題式教學
以自然、社會、國語文各領域之專精面向,進行人權教育、環境教育等議題的統整性教學,讓學生同時學習並運用三項領域的知能。
2、素養導向教學
解析十二年國教總綱的核心素養,以及 108 學年度自然、社會、國語文領綱(或草案)的學習重點指標,並結合本校學生圖像要素,將課綱內涵具體化為教學活動,於課程中使用「提問、思辨、產出」的模式提升學生素養。
3、結合閱讀理解大考趨勢
剖析自然、社會、國語文領域近年及 108 學年度之後的大考出題趨勢,歸納出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觀點闡發等重要面向,並融入課程設計。
4、運用雲端平台翻轉教學
本課程使用 moodle 雲端平台,除了設置作業區,亦上傳課堂及補充資料供同學於課後閱讀,亦使用此平台作為課堂小組任務的工具,活化教學。
5、結合科學博覽會作為成效檢核
本課程結合本校科學博覽會作為學生成果發表的舞台,請學生分組將課程單元所學製成系統化的海報,向參加者說明,並設計問題,進行互動與對話。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