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系統化:
97年本校以學校意象「天空、自由、飛翔」為出發點,結合人文、環境與藝文創意延伸設計屬於志航的學校本位課程-「志航時間」課程,培養孩子自信自主、健康樂活和創造思考的能力。課程內容豐富多元,各年級依橫向發展範疇(與志航同行、社區趴趴走、生態大觀園、樂活地球村、魔法藝術家)與縱向發展範疇(我→學校→社區→嘉義→台灣→世界)交叉設計研發課程,各課程方案之設計具有互相連結的交互關係,使得各學年的課程規劃具有如同心圓般的邏輯一貫性,讓志航國小在課程的發展上更具永續經營的優勢,我們期望孩子在志航不只是玩樂,更能從中學習多樣能力,本方案教學設計是為志航時間之高年級套裝課程。
(二) 統整化:
本教學活動是跨領域的總和課程,整合連結基本課程與志航時間的教學設計,孩子們會發現學習是打破疆界的限制,沒有國界及地域的差別,期望孩子能學習到看得見的學力「知識、理解」「技能、表現」,更能獲得看不見的學力「思考、判斷」「關心、意願、態度」。
(三) 體驗化:
學生透過課程的體驗學習,讓孩子從課堂裡無形懂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習會社會的規範,懂得群體的關係,進而培養關心他人、感恩社會的情懷,如此必能轉化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的珍視與尊重。
(四) 專題化:
強調教學階段化過程的連貫學習,使孩子不只是重視學習成果,因為每個階段化的主題學習過程中,間接提升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也紮實學習的體驗。
(五) 生活化:
以環境為教學所用的概念,使孩子重新認識自我生命與大環境的緊密關係,引導孩子學習認識周遭環境、喜愛家鄉、珍惜社區環境,進而培養以溫暖、積極、正向的態度學習尊重身邊的人事物,使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靈,進而能重新認識生活與自己的關係。
(六) 創意化:
營造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 產生「感動」的創意學習情境,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態度,此外也漸進融入以「他者精神」的概念,在口頭發表、創意立體作品、海報製作等教學活動裡,讓孩子明白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的合作意義,打破孩子過於自我的人格形成,最後以創造激發孩子的創新及評鑑能力,讓他在創造學習時,也懂得控制與修正自我的能力。
(七) 資訊化:
使用多元的資訊媒體融入課程設計與教學,不論是數位化教材研發,或者是科技帶入生活的體驗,不僅活化教室教學的氣氛,更以體驗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資訊科技與學習的直接關係,因此學習不再是由上而下的單一方式,指導孩子運用資訊媒體和科學的方法探索與研究,進而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八) 在地化:
利用社區資源辦理協同教學,以社區為教室,增強教學的專業性,無形間也提昇教師的專業素質,善用各類資訊與在地資源,透過觀察紀錄、親自踏察、創造實踐,了解生活週遭自然人文之過去與現況,進而關懷、愛護、珍惜並實際落實於未來生活,積極培養孩子自信、自立、自主的健康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