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識力
1.辨知力:學生從教學活動中更加認識社區的信仰中心,並明白廟宇祭祀的典故與由來。
2.理解力:明白洋香瓜與番茄等農作物的生長習性以及如何照料、採收的方法。
3.鑑賞力:藉由學校改建前後照片的比較幫助學生探索自我的成長。
(二) 情意表現力
1.自信力:小朋友從心情點播與各項活動的資料蒐集中,培養出他的自信心與發表能力。
2.貫徹力:在文武小狀元闖關遊戲中,面對不同關卡的挑戰,皆能盡力完成。
3.發問力:利用與學生生活周遭息息相關的環境引發他的學習興趣,讓小朋友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與慾 望去探索未知的領域,並且願意踴躍的提出問題。
4.尊重心:對於同儕的回答或提問能給予肯定,並且在欣賞其他小朋友的照片與成果表演時,也能抱持著尊重與接納的態度。
5.開放性:從不斷地提問與討論中,學會與人溝通並接受不同想法的意見。
6.合作力:小組合作完成童年相本的戲劇表演與校園馬賽克拼貼,透過小組分工,養成共同合作的習慣。
7.挑戰性:藉由平時的練習,願意參加並且能順利完成文武小狀元的競賽。
(三) 思考力
1.理則性思考:從其青澀模樣的照片,比對現今而做出判斷與比較。
2.聯想性思考:藉由爸媽的真情告白,小朋友能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是否符合期望。
(四) 問題發現與解決力
1.探索力:學生能主動去尋找最適合洋香瓜與番茄的生長環境與種植方法。
2.知覺力:在一日農夫的體驗過程中,察覺農夫及爸媽們平時耕作的辛苦。
(五) 資訊力
1.收集力:從書面與網路上尋找資料,完成社區探查的走訪報告。
2.解讀力:從社區耆老與產銷班工作人員的解說中明白事情的重點。
3.組織力:能將從各方所得到的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後做成書面展示。
(六) 創作表達力
1.熟練性:經過多次的排練能將話劇完整而流暢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2.豐富化:畢業成果的展示多元,有靜態的照片圖畫秀,也有動態的舞台戲劇,更有感性DV真情告白。
3.新穎性:小朋友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搭配自製的道具,內容獨特又創意十足。
(七) 技能
1.熟練度:能將各項作品及表演完整且及時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