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意教學法成效評估:
1.合作學習法:學生學習到小組合作製作出報告與上台發表的能力。
2.遊戲化教學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氣氛中,以在反覆的遊戲活動熟練數學的概念。
3.問答式教學法:學生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回答而獲得概念。
4.多領域的融入教學:同時學習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資訊電腦動畫與語文發表等多元能力,獲得完整且實在的學習。
5.心智圖像的導入:學生以心智圖像呈現報告,將數學概念化為圖像,學習更加深刻。
6.聚類分組的進行:採聚類分組,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習和題目,學生同儕學習、互相激勵成長。
7.資訊融入創意教學設計:透過資訊融入短片、簡報軟體的動畫功能,學生速率學習更加具體。
8.學習速率單元之後,學生規劃生活作息與學習的效率也明顯受到影響,實為不容小覷之附學習。
二、指標成效評估(學生的轉變與成長):
1.知識力
(1)辨知力:能認識距離、時間和速率的關係。
(2)理解力:能從已知的距離、時間或距離的兩項條件,求出未知條件。
(3)鑑識力:能欣賞鑑定其他同學的分享報告及紙盒車作品。
2.情意表現力
(1)自信力:透過合作學習,小組每個人都能自信地找出解決辦法,增加學習成效。
(2)貫徹力:每位成員都能合作完成任務,面對問題都能以不同的方法嘗試,以達成目標。
(3)挑戰力: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挑戰老師所設計的問題。
3.思考力
(1)分析性思考:能分析出時間、距離和速率之間的運算關係。
(2)演繹性思考:能從實際地拉繩子「相向」、「背向」的遊戲,建立具體的學習概念。
(3)批判性思考:學生能針對每一組上台報告的同學,提出問題詢問進行批判性思考。
4.問題發現與解決力
(1)探索力:學生能主動探索每項活動所與呈現的數學概念。
(2)假設力:在已知的知識上加入新知,並歸納出新舊知識的脈絡。
(3)驗證力:紀錄一分鐘「跳繩的次數」及「影片百米賽跑」的觀察,驗證時間、距離和速率的關係。
5.創作表達力
(1)豐富化:教學活動結合多領域統整方式豐富教學題材,增進學生學習動機。
(2)活潑化:透過「跳繩」、「跑步」及「設計紙盒車」等遊戲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們直呼「真有趣!」
6.技能
(1)正確性:學生能正確而流暢的進行各項數學活動。
(2)熟練度:熟練時間、距離和速率間的轉換,並能知道三者之間的正比或反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