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力
1.辨知力:學生能了解課堂中所觀賞的影片、雜誌及書籍所傳達的意涵。
2.理解力:學生能理解各原住民族有其獨特文化,並懂得尊重各民族。
二、情意表現力
1.挑戰性:學生願意接受跳原住民舞蹈的挑戰,於課堂中與同學一同跳阿美族迎賓舞。
2.發問力:學生對於原住民、南島文化議題產生興趣,願意發問。
3.尊重心:學生能尊重每個不同的族群。
4.開放性:學生能在討論中發表自己意見,並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三、思考力
1.理則性思考:學生能析臺灣的原住民族與一般平地民族的差別,了解原住民族的特色及原住民各族群之間特色的差異。
2.聯想性思考: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明瞭南島語族的源流,了解各族成員間彼此的淵源。
四、問題發現與解決力
1.知覺力:學生能知覺在臺灣的原住民族現今的狀況。
2.探索力:學生能努力找出社會上少數人對原住民存有偏見的原因。
3.假設力:學生能提出讓各個不同族群共同生活的多元對策。
4.評估力:學生能評估課堂上所提到的這些觀念是否能落實在生活中。
5.綜合力:學生能融合舊經驗,不僅懂得尊重彼此,也尊重不同族群間的差異。
五、資訊力
1.解讀力:學生能解讀影片、書籍及經典雜誌中的資料,並抓住重點意涵。
2.組織力:學生能分類、整理所吸收到的資料。
3.應用力:學生能將課堂學習到的觀念應用到生活中。
六、創作表達力
1.正確性:學生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完整呈現在發表、日記及學習單中。
2.熟練性:學生能熟練的表達自己創作的意念(製作拼板舟、畫紋面)
3.細緻性:學生在進行活動時(跳阿美族迎賓舞、製作拼板舟、畫紋面),能注重細節。
七、技能
1.正確性:學生能用正確的發表方式表達自己所要傳遞的訊息。
2.熟鏈度:學生能在時限內完成作品創作、學習單的填寫。
3.品質性:學生了解課程中所提到各族的特色,並且用心完成精緻度高的拼板舟、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