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理念的創新
1.以「水活光艷舞腰鼓」為動機起點,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興趣。
2.藉「水活光艷舞腰鼓」的專題研究,讓學生體驗並展現全面整合各領域的能力。
3.專題研究成果於學校校網發表與分享,並參加2011 台灣網界博覽會比賽。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主題探索。
2.藉「水活光艷舞腰鼓」的專題研究,讓學生體驗實際採訪、網路對談、進度報告撰寫和最後網頁內容的充實,提供了聆聽、說話、閱讀及寫作能力的全面整合。
3.參與研究活動的過程中,大家分工合作、彼此互相支援打氣,學習在討論時如何彼此尊重、包容、發表、統合,一起努力達成每一個階段的學習目標。
4.設計問卷,調查中高年級的學生對腰鼓隊相關的認識與了解,製作成圖表,與6年級的數學課程中的「百分率」做結合。
5. 全方位體驗學習:進行腰鼓的舞蹈欣賞、服飾藝術之美,並透過實地體驗、繪畫、彩繪等學習方式,提升藝術與人文的程度。
6.藉由專題研究我們體認到腰鼓的歷史意義與價值,並透過腰鼓的研究與踏查學習到鄉土文化的特性 、腰鼓的音樂、腰鼓的服飾配備等,呈現多方面的社會科學習領域。
三、教學教材/教具之創新:
1.數位學習,教師課程前蒐集相關的腰鼓藝術資料與素材,導引學生發現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2.配合學校特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落實於6 年級綜合活動、社會課程中。
四、教學環境之創新:
1.設備資源:電子白板、DV 攝影機、數位相機、單槍投影機、電腦。
2.校園專訪:指導學生進行各項活動與人物專訪,向「良師典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