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力:透過體驗活動,瞭解社會服務及社會關懷的真諦。
二、情意表現力
1.自信力:能發揮己力,從事各類小志工活動,提升自我價值的信念。
2.貫徹力:透過小組合作,從計畫、接洽、模擬到完成訪談志工任務。
3.挑戰性:願意貢獻心力,挑戰各種小志工活動。
4.發問力:透過訪談活動,提高學生發問意願。
5.尊重心:瞭解遊民的成因,學習尊重不同生活階層的民眾。
6.開放性:願意接受他人意見及發表自己意見
7.合作力:利用小組合作,增進團隊精神。
三、理則性思考:
透過與遊民的接觸,瞭解不同階層的生活差異,能以同理心對待並適時釋出關懷。
四、問題發現與解決力
1.知覺力:透過遊民影片觀賞察覺社區中的志工楷模。
2.探索力:利用訪談林阿罕阿嬤找出為何從事志工原因及遊民的心聲。
五、資訊力
1.收集力:能以書面、或網路的資料收集完成小組報告。
2.組織力:能利用簡報檔分類、整理小組訪談資料。
3.應用力:能將完成的報告上傳到「群學網」(http://cop.linc.hinet.net/validate.aspx)學習平台,並利用學習討論區互相分享作業並給予同儕回饋。
六、創作表達力
1.正確性:能利用數位說故事呈現知識的意涵或技法(如英文發音)的最佳化
2.熟練性:能配合上台報告內容搭配PPT 簡報檔的操作。
3.豐富化:各組PPT 簡報檔能呈現文字、照片,及美編技巧。
七、技能:能根據「群學網」操作指令,正確將資料上傳,並利用PPT 呈現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