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學習重在「培養學生數學的正向態度」,生活中常接觸到的「廣告單」,充滿數學學習的題材,也是培養孩子「數字感」的好教材,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垃圾變黃金」。教學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式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數學思考的興趣和習慣,奠定數學良好的基礎。「參與」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告訴學生凡事用心去學習,發揮「團隊精神」,尋找答案參與的過程是比找出結果還重要,學習是寬廣的。
本方案提供孩子有吸引力的數學學習遊戲,增加學生參與討論的機會,讓學生感覺數學的學習是有趣的,每一節課透過創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熱愛數學的心靈起飛。從教學設計到整個教學的歷程,團隊老師依照學生學習後的回饋,教學後的成效評估如下:
一、知識力:將過去所學的數學基礎,解決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數學問題,學習別人不同的解題技巧,欣賞別人的作品。
二、情意表現力:和小組成員充分合作,熱烈參與討論,尊重同儕的想法,合力解決數學問題,遇到問題能提出解決的策略,尋求支援。
三、思考力:在數學樂趣化課程中,學生學習分析題意,同儕間互相激勵,發揮想像力,創造出更好的解題方法,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四、問題解決力:在「廣告」的教材中,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能利用基礎的數學運算,進而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並且懂得利用推論去解決數學問題,連結不同的數學概念,記錄整個解題的過程 ,將問題完美的解決。
五、資訊力:學生能蒐集生活中的廣告單或搜尋購物網頁,分析廣告中數字的奧妙,無論是平面或多媒體廣告,都能以數學的角度切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六、創作表達力:在課程活動中,能夠快又準的討論出最適當的答案,熟練各種不同的解題技巧,能上台和同學分享討論結果,也能尊重同學提出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
七、技能:學生能夠迅速的將數學題目找出正確的答案,還能嘗試利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分析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