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設計以情境教學法(situated learning)的學習模式進行,進行步驟如下:
一、引起動機
老師在繪本教學中延伸介紹口社國小師生關懷吐瓦魯的新聞,引發學生對口社國小的好奇,進而加入口社國小師生所設立網站學習製作環保酵素,除了向口社國小取經學習,更展開了一連串生命關懷的實踐行動。
二、發展活動:
1.老師們以「綠寶藏」為課程核心,設計包含「知樹」、「聽樹」、「賞樹」、「演樹」、「愛樹」等課程,補強三年級孩子在知識、情意、技能等學習背景。
2.學生深入了解樹的相關知識、體驗樹的生命、製作環保酵素、撿拾校園的植物種子培育小樹苗、募集二手書等一連串課程活動。
3.學生透過口社國小的網路社群,進行酵素製作及相關環境知能的經驗交流。
三、綜合及延伸活動
1.學生在校慶義賣環保酵素液、小樹苗、二手書,並決定將義賣所得一部份捐助學校仁愛基金幫助弱勢,一部份響應肯亞國際綠行動,表達對非洲和平獎得主萬格麗的尊敬。
2.老師指導學生拍攝校慶宣導活動,在影片中行銷義賣的產品,透過網路傳達出去。
3.學生決定在校慶活動後將親手製作之酵素清潔液送給家人,除了孝順父母,也響應世界地球日活動。
4.如何處理製作酵素液後所剩餘之殘渣?這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孩子們從社會課中知道殘渣是一種有機肥料,能夠改善土質,透過老師的幫忙,認養了社區的一個小公園,然後將酵素液以1 比300 的比例當作澆花水使用,殘渣則埋入土裡當作堆肥,得到社區家長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