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本次教學動機,藝術教師團隊提出課程的設計理念如下:
一、結合學校特色課程──「靜心教學博覽會」
每天累積與世界接軌的能量是靜心教學的主張。因此在實踐有效教學的前提下,藉由各領域教學方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並以教師團隊模式進行統整教學,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著重多元體驗學習,而發展出,藝術與人文的課程目的在統整靜心的各項學習資源以及特色文化,並運用學生的藝術表現重現校地價值,可進而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與歸屬感。
二、結合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生活領域的跨領域課程。
藉由藝術教師團隊的討論,將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生活領域的跨領域課程統整,再藉由融入式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體驗音樂創意課程成果展演,也考驗參與教師的課程分析與統整能力。因為教師們必須善用各種教學引導和多媒體的教具、教材,才能正確且有效的將音樂創意的概念傳達讓學生了解體會,進而達到開拓視野,激發學生全方面思考的目的。然而,藝文教師也是設計「音樂活動創作課程」的重要角色,藉由藝文領域教師團隊的合作設計與溝通協調,無形中增進了縱向年級課程間研討與交流的機會,進而產出創新且連貫的課程內容。
三、藉由成果展演與觀摩欣賞,豐富學生藝文知能與美感賞析能力。
藉由每一年不同形式的成果展演與彼此的觀摩欣賞,培養學生多元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的藝術觀不只是在個人或各班的表演,而是豐富學生的藝術學習、欣賞視角與美感體驗,發現俯拾皆創意,處處皆藝術,進而讓學生提升藝術與欣賞的美感層次。
四、透過藝術學習傳承人文素養的精神與拓展國際見聞。
藝術表現的思考重點在於要表現什麼,不論是藝術表現的主題內容或藝術表現的形式風格,都與人文素養產生極大之關聯,人文素養亦指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像性和生活的多樣化,期望學生透過不同藝術的展現,能將人文精神的意識傳承與校園之中。
五、透過團隊合作與討論演練,激發多元創意並自主創作,提升藝文學習興趣、肯定自我。
經由團隊合作方式完成學習和創作,過程經歷了合作討論及分工執行等重要歷程,學習傾聽意見與組織架構的能力,孩子打破對表演場地、學生組合的方式與表演型態的既定印象,校園處處為舞台,小組、班級到學年皆可嘗試多元的組合展演,再經由討論、設計、整合、排練共同完成展演作品,激發學生多元的創意,學生從合作學習模式中,學會肯定自我、發現自我潛能外,更重要的是體認團隊合作精神,進而步入主動創作,學習讚美他人給予回饋,提昇藝文學習興趣並肯定自我,讓創意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