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山高中是一所致力於打造一個兼顧學習多元、教學卓越、發展精緻的國際化優質科學高中,在此願景之下,學校鼓勵教師開發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促使教育品質全面提升,以因應全球的競爭。國文科所開設的「表達藝術」課程於此風雲際會之時應運而生,在全國高中校本課程中獨創一格。
探究本課程成立的背景原因,可歸納出下列四點:
一、學校特色課程的需要
特色課程在現今教育風潮中已成為主流趨勢,「研究方法」與「專題研究」為麗山高中創校以來貫有的特色課程。「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學習階段:基礎探究、領域探索與專題初探,「表達藝術」課程為高一下國文科開設的為期一個學期的專題初探,以此做為進入 高二「專題研究」之入門。
二、國文專題的目的
麗山高中自89 年創校以來,數學及自然科即開設「研究方法」與「專題研究」的課程,自96 學年度起,為使自然與人文並重,國文科教師團隊也正式加入麗山高中特色課程--「研究方法」與「專題研究」,國文教師群無不充分發揮所長,開發出有異於傳統國文學的創新課程,期使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能展開更多元遼闊的視野。國文專題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對中國文學與人文傳統能有較深層次的認識,更期望強化語文知識技能--聽、說、讀、寫,讓學生透過思考與表達來描述事件、抒發心情、提出主張,更進一步透 過文表達的魅力培養領袖群倫的特質。
三、達成優質化專案成人教育思考成效
在麗山高中「優質化第二期程校務經營計畫」中明確指出:邁向第二期程,校務發展將聚焦在「全人教育」,透過子計畫「思考篇、教養篇、能力篇」,涵育「更有教養、更會思考以及更有能力」的麗山子弟。「表達藝術」課程的開設目的,與此優質化第二期程的 思考篇之成效不謀而合、相得益彰,因此被納入優質化第二期程之校務經營。
四、新世紀的軟實力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瑞克.柏克(Derek Bok)提出:二十一世紀大學的八個教育目標,其中以「表達溝通能力」為最重要1。在此新世紀,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或職場的需求,面談、口試、協商、溝通等表達能力愈來愈顯其重要性,如何經過縝密的思考,而流暢清晰、準確簡潔的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描述所見所聞以與他人溝通、分享、討論,甚至以言語表達去影響他人、說服他人,已成為時代的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