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力的行政支持、系統化的科技領導:
在執行「E 化創新學校」的計畫與方案中,除了擬定具體執行計畫、豐富科技設備、建立良好網路環境等優質E 化環境外,更需形塑學習型組織、提升人員資訊素養、評估整合校內外資源、導引溝通家長觀念。以上皆須行政支持為後盾,尊重傾聽、回饋輔導、凝聚共識,才能可長可遠,發展共同願景。
二、結合不同領域、相互對話學習:
雖為資訊領域的計畫,但為使團隊成員能彼此激盪,我們將不同領域專長的教師組織結合,透過對話研討,試圖為教學融入不同的創意,為不同領域的教學尋找出新的方法與教材的可能,並將之施行於學生學習上。展現的成果令團隊成員對教學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也樂意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更多的創意思考,改變學生的學習歷程。
三、體認資訊科技有限、教師創意無限: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所有的資訊科技平台、數位媒體素材,皆只是工具、設備、歷程,而非教學目的。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角,關鍵仍在於教師專業素養的充分發揮。自選擇教材內容素材、課程規劃實施評鑑、教學現場問題解決,皆須融入人文素養與關懷,在認知與技能的增進及追求E 化創新理念之外,期待孩子在體驗學習中,能充分感受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互動的美好及感動。
四、重新定義成功、追求自我目標:
E化創新學習模式,不再運用標準化測驗的成績,作為教學成效或是學習成果的單一指標,讓具備不同專長特點的孩子,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願意不斷去嘗試、體驗,激發潛能、發揮能力,即使是學習弱勢的孩子、也能因找到學習的動力,建立自我價值。再者,教師亦能從舊有的教學困境中鬆綁。重新解構再造的課程,多元的教學媒材,讓教學者能培養學生具備資訊蒐集、分析、整合與表達等關鍵能力。
五、彼此支持成就、點燃內心共同熱情:
教學的創新與挑戰,除了資源的整合應用,教師專業的精進增能外,尚須結合眾人 心力、投入大量時間。因為有共同堅持的理想,讓我們看見改變的可能與契機,每位團隊成員彼此信任、相互激勵,讓我們視所有艱辛的歷程為甜蜜的負擔,以身為教育的先行者為榮。點燃教學的創意和熱情,並將此影響漸次擴散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乃至所有關心學校教育的教育夥伴,共創永續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