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主軸:剎那與永恆,稍縱即逝的一剎那,科技載具在方案中的角色,即是讓剎那變永恆。
天邊的彩虹沒有相機,留不住美麗的畫面。在教學中學習焦點及重要的畫面出現,都像流星一般稍縱即逝,當沒有親身的觀察或實作經驗,也就不會發生觀察思考,學習如同複誦條文一樣,只是記憶與理解。在方案中五個方案中,也運用行動載具將稍縱即逝的一剎那紀錄下來,成為學生永恆的學習素材。
發現生活中的美記錄了不同孩子眼中發現的美,孩子用心觀察生活,自己決定美是什麼,紀錄並組織再分享發表,讓大家心中不同的美在課堂中交會。
實驗ING記錄了實驗步驟與變化,成為小組討論的依據,讓孩子成為彼此的鷹架,體驗實驗假設推論到驗證的歷程,學習如何進行科學實驗與形成概念。
資源班的認識語詞關照了特殊孩子不同的需求,讓他們在漫長的學習進程中,獲得許多成功的剎那,並忠實紀錄下來,再三創造成功,也再三給予鼓勵,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進擊的畢旅、畢族Live Show也紀錄了孩子畢旅知性學習與珍貴的回憶,讓孩子重新組織並產生新的成品來表達孩子的學習與感受,以孩子為主體來介紹他們獨一無二的旅遊紀錄。
本方案依據「Less is More:動靜皆e、學習update」的理念,並以行動載具真實紀錄「將剎那變為永恆」的功能,在自己的專長領域發展課程,以高年級課程為主,從普通班到資源班,試圖讓學生在老師的策略引導下,多一些動手實作、操作的自主性學習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內化各項能力。這也讓老師看到孩子的學習,看到許多學生的學習軌跡紀錄,也學習放手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我們的理論基礎是合作學習、學習金字塔的概念、讓學生在過程中發展出問題解決和情境認知的能力,師生間選擇適合的ICT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