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主題: 科科有翻轉,處處STAD
得獎者/團隊: 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
服務單位: 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
獎項: e化教學創新
組別: 國中
得獎年度: 103
關鍵字: 教學研發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課程創新 、 社群 、 教師專業成長 、 公共關係 、 人際關係 、 資源共享 、 資源整合 、 同儕合作 、 教師增能 、 校內研習 、 教學研究 、 專業對話 、 專業分享 、 E化教材 、 ICT教學 、 資訊融入 、 網路平臺 、 雲端 、 多元評量 、 教學計畫 、 教學省思 、 溝通技巧 、 師生互動 、 反思教學 、 教學目標 、 教材教法 、 教學策略 、 學習目標 、 教學設計 、 概念教學 、 學習策略 、 學習動機 、 技能教學 、 班級氣氛 、 專注力 、 參與投入 、 教學熱忱 、 教學技巧 、 學習者為中心 、 合作學習 、 學習評量 、 補救教學 、 領域知識 、 先備知識 、 實作評量 、 學習活動 、 教學資源 、 課程設計 、 教學活動設計 、 學習成效/學習表現 、 自編教材 、 形成性評量 、 學習環境/教學場域/學習情境/教學場域/學習情境
點閱率: 6508
創用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得獎名稱:教育部103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典範團隊」選拔活動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
‧簡 介:
學校積極創新教學策略與學習方法以培育兼顧崇林五美-「自信之美」、「品德之美」、「群英之美」、「智慧之美」、「環境之美」的優質化學生,103年以自然領域、國文領域作為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應用的試金石,將現有教學單元結合學校願景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運用「崇林悅學網」、「新北市APP教學市集」、「oneknow教學應用趣」等資訊科技融入領域教學,激發學主動求知與探索精神,把「翻轉教室」與「STAD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實現在崇林的校園中。
‧資料來源:教育雲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西湖國民小學
挾帶著過去在課堂中融入雲端資訊、平板電腦、APP軟體應用等教學經驗,崇林雲端教學團隊今年企圖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加以深化精進與推廣,在教學主軸「科科有翻轉、處處STAD」的理念下,採用「翻轉教室」的精神與STAD模式,形成「Flipped Learning & STAD」(簡稱 F-STAD)教學模式。
一、「F-STAD」教學模式的設計理念
「F-STAD」即融入「翻轉」概念的「STAD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並透過資訊融入教學的工具輔助,讓實踐的過程如虎添翼、質量俱增。
(一) 翻轉的概念
(二) STAD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三) 崇林團隊 「F-STAD」教學流程
二、有效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有鑑於未來是全球競爭、重視創意、產業快速汰舊換新的世界,教育不能再囿於窠臼只餵養知識,必須培養學生轉化知識的多元能力。因此從崇林國中的學校願景─「崇林最美出發,將之轉化為能力指標融入課程。
三、推廣價值
(一)校內推廣
(二) 用來進行小組表揚獎勵的校外推廣
本專案依據教學團隊所發展的F-STAD教學模式設計翻轉式合作學習單元,以學校願景-崇林最美為核心觀念,採跨領域螺旋式課程設計,以領域課程-國文、自然領域為主要實施場域,以「雲端教學工作坊」教師專業社群為主要推動團體,透過社群成員間的腦力激盪,將學生生活經驗融入各領域課程綱要進行教學,以翻轉式合作學習結合1know雲端教學服務系統、崇林悅學網、行動載具、教學APP,形成自主學習的高互動教學情境,每學期特色單元實施節數以4節為原則。
崇林國中積極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秉持三大基本原則「讓教師教的更容易,讓學生學得更有趣,持續而有計畫的推動」,為降低教師科技導入門檻,大量運用現有資訊設備如班級電腦及班級單槍,為激勵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樂趣,加入更多創意的工具,如教學APP與互動式網站,本案以「科科有翻轉,處處STAD」的翻轉式合作學習創新教學模式,在資訊設備與數位資源整合方面具有以下特色:
一、 整合現有資訊設備,活化教學環境
二、 有效運用多元數位學習資源,豐富學生視野,激發學習熱情
影片瀏覽:
科科有翻轉,處處STAD-教學歷程影片
一、分科成效探討
1.七年級國文科:記承天夜遊
(1)透過以下四大教學目標做評估,學生問卷回覆如下:
(2)個別化/差異化教學
2.七年級國文科:晏子使楚
以下題目,由班級29位學生作答,統計的狀況如下:
歸納學生在第五題的回答,關於分組報告的部分,同學們是覺得報告的形式因為要求他們將故事背好再上台,所以他們自己在討論中決定以不同形式來報告,特別是以演出的方式更讓他們自己印象深刻。 至於以ipad錄影他們對話的活動,在過程中同學也有了不同的體驗,不但是科技產品運用的收穫,亦有與同學良好互動的收穫。
自99學年開始,由資訊組主導成立校內第一個-資訊融入教學教師專業社群,透過社群教師進行跨領域共同研修,初期以培養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為主,並開始嘗試使用電子白板、虛擬電子白板進行理化課程教學,並辦理各項教師增能研習,從各式資訊媒材、電子書、教學輔助軟體到教學管理平台推廣與實務應用,目標以精進教師教學專業知能為主要成長方式,辦理多場校內研習及校外參訪活動,邀請國內數位內容業者專家學者介紹最新資訊科技工具,如Google雲端工具、SmartNote、Qpen、PhEt、電子書等交互運用設計課程。100學年獲得教育局「未來教室計畫」35片windows7平板挹注,崇林開始進入行動學習e世代,行動載具的導入更提高教師參與社群推動專業成長意願,101學年崇林國中獲得教育局IGCS雲端教學服務系統,教師社群轉型為雲端教學工作坊,除了持續 理各項資訊教學工具增能研習,也開始思考如何應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應用,因此,教學團隊透過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等專書的研讀增廣教學知能,同時邀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劉遠楨教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黃思華教授擔任教學團隊指導教授,藉由學者專家的諮詢及建議,開始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逐步發展各領域特色課程。同年發展D-STAD教學模式,教學團隊依據課程綱要設計課程,導入雲端行動學習進行探索式分組合作學習,102學年持續推動STAD教學,有鑑於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完善課前先備知識,透過團隊教師間不斷分享與對話,以自然及國文領域為主的教學場域,發展出F-STAD翻轉式合作學習策略,以「崇林悅學網」、互動式網站、教學APP的交互運用混成學習。
在資訊設備軟硬體的規劃上,將朝向載具部分的BYOD,嘗試讓有能力的學生帶自己的平板進入校園學習,以減輕設備經費的負擔,同時,崇林剛剛爭取到財團法人信望愛基金會平板的捐贈以及LearnMode教育實驗平臺的導入,有幸成為全國第一批接受贈與的國中,支援了崇林硬體設備的不足,也肯定崇林教學團隊在資訊融入教學的努力,未來將持續推動F-STAD教學模式應用在更多學習領域,不斷擴增實驗班級學生數。另一方面在學校軟實力的提升上,目前只有少部分教師參與本案,希望藉由雲端教學社群帶領教師專業發展,在1know平台上逐步豐富教師群組的教案內容,我們的目標是以達成整合校內外軟硬體資源,讓每位師生都能靈活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展現自己的教學及學習成果,將學校打造成一個無遠弗屆的學習空間。
有一句廣告詞「番茄紅了, 醫生的臉就綠了」在這些日子的努力中可以看到「學生笑了,成績變簡單了」尤其是學習弱勢的學生在過程中,不再是閃閃躲躲變得有自信了。我們可以確信這種模式是值得期待的。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積極配合雲端教學社群發展,將校園的教學氛圍逐步營造有利於F-STAD為主的學習情境。
在本案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學習、情境學習,多元學習的方式正是F-STAD的精神所在,期待能逐步擴散崇林經驗持續推動,以培養學生具有21世紀生活的基本能力,欣賞、導引孩子多元潛能成就,關懷學習弱勢孩子的發展,讓孩子思考活化、創意十足,培養展現多元能力,讓他們可以迎接未來生活的挑戰。
CIRN網站提供「會員於本站進行註冊」,或採「教育雲帳號」登入。
1.本站註冊:若您忘記會員帳號或密碼,請使用下方「無法登入」按鈕重新認證。
2.教育雲帳號登入:因應個資法,若您忘記帳密,請直接向各所屬單位洽詢。
若登入過程有任何疑問,敬請來信告知以下資訊,俾利我們盡速協助您處理,感謝您~ *聯絡信箱:cirn.edu@gmail.com
*提供資訊:姓名/帳號(若已申請)/服務單位 /聯絡電話/e-mail
請您務必填寫正確的帳號及註冊的E-mail(*為必填)
請您務必填寫正確的註冊E-mail(*為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