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載具的出現提供教師與學生另多一個選擇,但是老要怎麼將融入教學策略中,才能發揮平板的特,有助於學生的習呢?因此教師社群同仁先分析 了解行動載具應用在教學上的特性,再著手設計符合學生特質、學校特性及有益於發展學生5C關鍵能力的翻轉教學模式,本年度訂定的教學模式為平板融入PBL翻轉教學模式,模式中所指的P是指problem或project,整體發展過程如下圖:

一、教學模式
社群中教師以問題解決及專題導向學習法為基本架構,發展出符合教師的及學生的教學策略,亦即平板融入PBL翻轉教學模式,此模式著重在將平板的特性融入校內適合學習法,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平板達到翻轉。以下就整個步驟與的搭配情形做說明:

二、學習方法
校內發展教學模式時先選擇八種學習方法,再將這應用到本校所設計的平板融入PBL翻轉教學模式中,希望以此教學模式達到習上的翻轉。校內教師亦將這八種學習法融入學科教學中,茲將八種模式說明如下。
1. IR 融入學習法
IR 指的是 Interactive Response即時回饋的意思,教師將即時回饋軟體或平台應用於教學中,藉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修正師內容。
2. 直接引導學習法
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行動載具及平板預先觀看準備之材,上課時以學習單或問題討論方式增進生,培養能力。
3. 同儕互評法
同學在教學過程中藉由評定同之作品或習內容,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態,而教師則是設計與課程相關評定項目及評分方法。
4. 錄影分享法
教學過程中同學使用行動載具的拍照及錄影功能,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或成果,校內則是將此方法用在實驗課程的操作錄影、成果拍照及英語口說等實作練習部分,也可與同儕互評法一併使用。
5. 問題解決法
由教師提出一個與課程相關的非結構化問題,學生透過行動載具搜索資訊、分享訊息,藉此提升學生習動機、成效及問題解決能力。
6. 專題導向學習法
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設定一相關主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達到老師預設之專題目標。
7. 情境式學習法
教學過程中由學生帶著平板到實地融入真情境進行習,若有些環境無法到達則使用情境教室的環景及模擬系統營造,達到情境式融入式學習。
8. 競賽活動法
課程設計中以及時回饋系統要求學生作答,學生可以彼此了解自己及同儕的學習狀態,藉此提升學習動機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