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悅趣化數位教學模式
遊戲式學習屬於一種創新的教材設計與自學形式,主要是應用遊戲中的愉悅性來達成教育和學習的目的(梁朝雲,2010)。使學習成為一件有趣的事,並使學習者在遊戲中以『做中學』的參與歷程,使遊戲本身成為一項有力之學習工具(Kirriemuir & McFarlane, 2004),因此,在健康護理與基礎物理學習課程中,設計「夢遊台灣」與「大家來找碴」等社群遊戲, 以提升學生的睡眠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專注力。

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模式:
本課程利用心律變異感測器,記錄學生在基礎物理實施過程中專注力情形;以行動健康紀錄器,記錄學生睡眠過程品質。再利用電腦、手機或藍芽等資訊科技傳輸至雲端系統分析結果。
三、行為改變教學模式
1.目標設定:提升學生自我睡眠管理能力、提升學生學習專注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程與教材:根據目標發展課程及教材,並執行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省思,修定教材。
3.認知改變技巧:以認知技巧切入課程,學生充分了解問題及目標。
4.行為改變技巧:以課程活動引導學生改變其行為,並能持續。
(1)以微電影方式呈現本學期課程學習歷程。
(2)結合社區資源(高苑科大資傳系)提高影片品質,讓學生體驗實際拍片過程。
5.問題解決技巧:發現個別差異,了解自我面對之個別問題及責任,進而尋求解決之道。
6.自我效能:引發學生設定目標及自我省思,提昇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增進自我之執行能力及目標之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