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於實踐的人,能藉由他們的工作為人類社會謀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願意忽視自身的需要,醉心於一個事業大公無私的發展。」~居里夫人
六年前,有一位熱心推動閱讀的老師,拉著手推車,藉由「愛的書庫」的書箱,進入班級,與老師溝通閱讀理念。今天,我們的夢想實踐在教師的每一個創意,堆砌永信國小特有的閱讀氛圍,陪伴著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享受閱讀的樂趣。而建立在學生需要基礎上的熱誠,更使師長深刻的體察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引導他們站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培養成熟的閱讀技巧,真實的與作者對話,藉由他人的榜樣,表達友善、誠實、仁慈的美德與智慧。
Vygotsky說:「知識是歷史文化脈絡的產物」。因此,「如何推動閱讀」是社區環境、教師背景、學生經驗長期建構的產物!「從做中學」,不斷的修正和調整,形塑永信國小三點成熟推動閱讀的理念:
一、以關懷與尊重,傳遞推動閱讀的熱忱:我們不選擇「由上而下」的領導方式,強調從「關係面」激勵老師內在的動機。留意尊重個人自由的意志,體恤他們的疑慮和缺乏,用心的為老師尋找資源,教師會感受到推動者的誠懇,而願意將知識化為行動。由點成面,從孤單到相互支持,當老師的熱忱被點燃起來,學生就會在榜樣中學習到主動閱讀的樂趣。
二、創意不離本質,本質檢視創意:一場研習,使我們牢記一個提醒:「當這些活動結束以後,孩子還願意來到書本的面前嗎?」創意多元的活動,只能算是帶領孩子走到門前。孩子願意入門,涵泳於文字之深層意涵,老師就必須紮實的指導孩子閱讀的技巧,悠遊於不同風格的文章,領略閱讀之美。這是永信國小老師可愛的地方,單純的愛心,掌握住真正的本質。
三、分享與對話,閱讀素養的深化與提升:求知就怕深鎖在自己的小天地,失去在互動中分享閱讀中美好的事物。閱讀素養的四個面向:「能享受、能建構、能應用、能分享」,彼此環環相扣,互為因果。透過教師專業研習,老師因應社會文化與環境的改變而逐漸蛻變;在社群經營裡彼此分享資源與提供支援,建立對團體的歸屬感與參與感;而在親師的合作互動中,傾聽彼此的想法而能同理的包容彼此的差異。六年的經營,永信國小的老師走出了教室,願意伸出友誼的手彼此團結合作。閱讀素養的內化也反應在學生的學習,使孩子翻開一本書就像是通向世界的一扇門,在參與中深化意義的建構,享受閱讀的美好。
「夢想是應該值得被堅持的,希望被點燃的小小火花能持續發燙,變成傳承的火苗,在現實與理想中找到夾縫燃燒!」在讀寫雙效合一的策略教學研習過後,徐秀如老師在部落格中發表她的感言。我們看見夢想,所以願意凝聚自己的小小火花,來點亮孩子心裡面的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