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閱讀」為本,找出偏鄉小校生存契機本校成立於民國六十年,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北邊,緊鄰桃園縣楊梅市、龍潭鄉及新竹縣湖口鄉,由於鄰近市鎮生活機能較為發達,工作機會較多,吸引清水社區大量年輕人口外移,社區內剩餘人口以年長者及弱勢家庭為主,導致近10年來學區內學齡兒童,每年僅有1-5名,學校面臨裁併存廢之壓力與日俱增!經歷過幾近廢校的衝突與考驗後,學區居民積極爭取各方經費,辦理友善富麗村里、古道健行相關活動,促使原本離家的青壯年族群逐漸回籠,社區與學校攜手配合,營造幸福的居住環境和優質的教養學習環境。另外,為了吸引更多學齡兒童來清水就讀,我們積累多年來的深耕經驗發現:以「閱讀」奠基,厚實學生學習基本能力,帶領學生走進幸福境界,是感動家長與學生加入清水國小最佳途徑!
●閱動生命,渴望學習
學校校地面積為5005平方公尺,校舍僅九間教室,是一所小而美的林間小學。清新的空氣與山林溪流相伴,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濃厚的客家文化,孕育出特色課程及在地化的多元素材,提供教師豐厚的教學資源,以及學生喜愛的學習活動,開啟學生感官覺察,使「學習」在清水國小,成為學生的「渴望」。目前普通班6班,教職員工13名,學生50人(含33名原學區外學生),教育替代役男2人(教師證、英語專長)。高比例的師生比,引發親師生互動頻繁的機會,促使人的情誼更加深厚。校園內閱讀課程與閱讀活動的多樣化,啟動學生「活化閱讀」,感受生命的價值。
●閱讀是擺脫貧瘠與困境的良方
經101學年度調查,本校學生有三分之一(17名)是弱勢家庭子女,高比例的弱勢家庭,是偏鄉小校普遍的共有問題。為了讓弱勢學生在學習階段,培養出高度自信心,具極大的挑戰性;另外資訊科技發達,學生學習重快速與片斷訊息處理,缺乏思考與省思;以及社會變遷快速,終身學習社會來臨,知識累積為能力培養所取代,因而學校推動閱讀教育刻不容緩。
●閱讀奠基關鍵時機在小學
文字辨識能力培養,奠基於國民小學的初始教育;而此階段亦是培養良好習慣、品格及態度的最佳時機。因此閱讀教育的推動,無論是透過身教、言教、境教及動教..等,目的係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生、耳濡目染之中習得、自然環境中體驗、親師生互動中成長。進而,在閱讀中引發無限想像力,在閱讀中落實自我實踐,在閱讀中躍昇滿載幸福感。

而近年來,本校閱讀教育焦點放在四方面:閱讀習慣(持續),在長期系統性與規律性課程培養,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重心。閱讀氛圍(擴散),在班級共讀、學生主動閱讀及多元閱讀活動中,閱讀風氣瀰漫開來。閱讀理解(深化),在於對文字認識與了解文章意涵,進而與作者一同感受與對話。閱讀幸福(價值),閱讀所產生內在的愉悅感與滿意度,更是培養閱讀素養重要內涵。
●本校閱讀教育推動理念與發現與學校願景環環相扣,「健康、樂學、關懷、創新」為本校教育核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