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資源整合,營造閱讀環境之成效
(一)處處有書香,時時可閱讀:打造藝術美感的圖書館空間;班班設有圖書角,校園處處飄書香;穩定充實圖書設備,與時並進;科技提升閱讀服務品質。
(二)整合校內外資源,精彩閱讀風景
1.整合人力資源,攜手共創閱讀願景─圖書志工,協助圖書館借閱服務與管理;故事志工進班說故事;課輔志工協助閱讀弱勢的孩子進行補救教學;圖書小志工,圖書館服務及愛心伴讀;圖書教師專責圖書館經營與研發推動閱讀課程。
2.廣納社會資源,擴大閱讀場域:積極申請政府機關相關閱讀推廣計畫;結合基金會發展主題式跨領域閱讀課程;與社區密切合作發展走讀家鄉體驗課程,豐富學生閱讀學習。
二、閱讀教學之實施
(一)心閱「樂讀」桃花源:每日晨讀10分鐘,獎勵學生大量閱讀;以故事帶領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定期舉辦主題書展,讓學生閱讀不偏食深入學習;與作家有約,閱讀更有感;館際交流,善用公共資源;推廣親子共讀,形塑愛閱家庭。
(二)「耕讀」園扎根:落實各年級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提升自我學習的能力;閱讀理解教學扎根閱讀力─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精讀仁美旅行書箱與愛的書庫、閱讀策略融入讀報教育;數位閱讀,讓學習更有力。
(三)「統讀」的魔幻奇境
1.藝術與人文:廣達《游於藝》計畫之主題課程,展現聽說讀寫演;閱讀情溢乎辭的照片,解讀故事─映像臺灣數位典藏課程教材;與研揚文教基金會合作,自編繪本畫作賞析課程教學,品味藝術;自編音樂性教材《魔笛之旅》,閱讀音樂家故事,走入音樂世界。
2.英語領域:100箱低中高年級的英語共讀書箱做為課文的延伸閱讀,且融入閱讀策略帶領學生學習;英語闖關、報佳音、寫信給聖誕老公公等系列活動;國際志工文化交流。
3.社會領域:畫重點線、做筆記、心智圖、表格讓學生重點整理,以及結合時事議題影片與學生進行討論;與社區合作家鄉閱讀課程,從閱讀在地繪本、走讀四張犁、撰稿導覽與報導四張犁、傳承家鄉文化端陽走標、學生自編劇本演出,回饋鄉里。
4.自然與生活科技:以KWL表格、心智圖、表格做單元重點摘要,引用科普文章做延伸閱讀;自編蝴蝶生命樹、鷹揚千里、自然生態研究社等配合單元的延伸閱讀課程。
三、教師精進與成長
(一)全員精進,攜手成長:閱讀推動小組規劃校內閱讀計畫;教師增能研習,走出學校,精進閱讀教學能力;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訂定閱讀推動策略,研發圖書資訊利用教育。
(二)教師自組共備社群,遍地開花:共備教學,教師成為閱讀課程的創客;翻轉各科定期評量,以PIRLS閱讀理解四層次來命題;共享旅行書箱學習單,帶領學生閱讀;每月一書,帶起學校閱讀文化;校際交流互訪,點燃教師熱情與創新。
(三)教師能量擴散,讓閱讀走出去:自編「繪本畫作賞析閱讀課程教學」推廣近300所國小、設計「映像臺灣-數位典藏校園教育巡迴展」課程教材推廣他校、「空間‧不思議」主題課程榮獲第七屆廣達游藝獎「創意教學獎」競賽全國第一名、臺中市教學資源網審查通過績優教案共有155件(101-105學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