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自主借閱量與借閱人次高:在少子化減班情形下,借閱總冊數仍有3萬冊上下;圖書館借閱冊數從103年度到107學年度平均都維持在每人每月4-5冊。
二、學生參與閱讀相關活動的興趣與能力提升:小小說書人、圖書館萬事通認證、與作家有約等活動外,故事戲劇表演競賽,每年自主報名踴躍;而多元小書製作和小小書評家活動讓學生更深入故事內容的探究與讀後分享,都展現出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熱情。
三、歷年校刊徵稿持續維持高投稿數量:校刊《石小文藝大道》是學生展現多元讀寫成果的舞台,學生閱讀創作投稿的質與量倍增,從報紙類兩大張8版,擴充為四大張16版,進而改成雜誌類144頁,以容納質量均增的學生作品。
四、閱讀好石光、雲端新世界擴大學習視野:除持續推動晨光20分鐘MSSR外、每班每週一節圖書館閱讀課和各班選讀書箱及共讀書籍等大量閱讀時光,更藉由電腦或平板進入雲端閱讀、國語生字教學,社會資料查詢彙整,英文主題教學跨領域學習提高學習效能,學生普遍能e化閱讀。
五、閱讀認證-大河馬閱讀護照展現閱讀力:人手一本閱讀護照,透過「閱讀內容、數量、歷程紀錄、圖書館利用能力、成果展現、影響力」認證項目,學生能自我挑戰增進閱讀。
六、學生展能競賽成績亮眼:在閱讀能力基礎上,不論是語文競賽(國語、閩南語、客語說讀寫,英語說故事、朗讀,原住民朗讀、新住民說故事)、議題探究;跨域展能發明展科展,客家戲劇、口說藝術;數位展能專題寫作、數位說故事、網界博覽會、DFC行動方案……等,學生皆展現優異表現,屢屢獲獎、碩果累累!
七、教師群透過自主讀書會、社群討論與分享、校內外研習、專書閱讀測驗、跨校共研等方式進行專業增能,實現-教育願景和理念,展現-師生共好與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