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創期:
1.自創校開始,結合社團活動開辦「課外閱讀社」,讓學生能利用社團時間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良好讀書習慣。
2.自84學年度開始,推動「美化心園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且將心得或感想投投稿,作品刊登於校刊《忠孝青年》。
二、準備期:
1.自91學年度開始推動「好書捐贈活動」,鼓勵教師及學生將家中閱讀過的好書捐贈給圖書館或班級圖書櫃,嘉惠更多閱讀者。
2.自92學年度完成圖書館電腦管理作業系統,大幅縮短學生借閱書籍的時間。
三、成長期:
1.自92學年度開始推動閱讀「班級套書」活動,營造師生共讀的氛圍。
2.自93學年度開始在走廊、公佈欄建置「閱讀看板」,提供常用詞語釐清學生錯誤用法。
3.自94學年度開始,鼓勵本校家長及退休教師利用時間擔任圖書館志工。
4.95學年度爭取家長會的支持,由家長會代收代辦費下收取課外書籍費,用來添購「班級套書」,營造師生共讀的氛圍。
5.95學年度爭取新豐鄉長鄭清漢鄉長的支持,由鄉公所贊助十萬元經費添購「班級套書」。
6.自95學年度開始發行〈悅讀月刊〉,內容豐富多元,如:好書推薦(由師生撰文推薦好書)、知識小學堂、學生優良作品欣賞等,至目前共發行30期。
7.自96學年度開始,將「班級套書」的閱讀內容轉化為測驗形式,利用MOODEL平台建立「班級套書」線上檢測系統,提供多樣化閱讀成效檢測方式。
四、擴散期:
1.自96學年度開始,結合輔導室「親職教育」辦理「親子共讀成長營」及「親子共學英文營」,培養閱讀推動志工及親子共讀種子教師。
2.自96學年度開始,結合輔導室「生命教育」活動,陸續邀請生命鬥士《如果我能唱》黃美廉博士士及《不倒的蘆葦—漸凍英雄蕭建華的生命故事》兩位作者蒞校演講,學生、家長及教師均十分感動。
3.97學年度為每班導師添購《晨讀10分鐘》一書,提供導師推動班級閱讀的參考,進而訂每天早上上7:40~7:50為本校「晨讀10分鐘」的時間。
4.自97學年度開始結合精進教學計畫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師閱讀教學能力並研發本校閱讀讀教材,持續至今,舉辦或分享過的研習有:
(1)主題:班級讀書會的帶領技巧;講師:盧翠芳。
(2)主題:閱讀教學活動方案設計;講師:范金蘭。
(3)主題:現代詩的鑑賞與創作;講師:張輝誠。
(4)主題:讀書會的帶領;講師:陳智弘。
(5)閱讀動起來─2009國際閱讀教育工作坊,由張得歆教師進行心得分享。
(6)99年度閱讀理解策略研習─「班級裡的快樂閱讀」研習,由王淑雍教師進行心得分享。
(7)漢光教育基金會「全國中小學作文巡迴講座」,由黃淑珠教師進行心得分享。
(8)99年度國中語文教師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習,由張得歆教師進行心得分享。
5.爭取聯合報系的支持,每週贈送各班「好讀周報」乙份。
6.由各班國文老師擬訂相關教學策略,並自行設計閱讀學習單,透過多元化的評量提升學生閱讀樂趣及閱讀能力。
7.請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將整學期的閱讀作品集結成冊,並邀請家長共同閱讀,進而寫推薦函,讓家長參與孩子的閱讀歷程,有效增進親子互動與感情交流。
8.配合「班級套書」添購公播版影片,並辦理「悅讀電影院」,讓學生將文本與視覺影像結合,增加閱讀的趣味。
9.98學年度爭取新竹縣徐茂淦議員(現為新豐鄉鄉長)之支持,向新豐鄉各界團體募集二十餘萬元添購班級套書及圖書館書籍,充實圖書館藏書量。
10.自98學年度開始在公佈欄建置「心靈美學」專欄,提供著名作家新詩短文供師生閱覽,希望透過「境教」的無形影響力,提升師生的文學素養,至今為止,共提供了25篇新詩短文供師生共賞。
11.98學年度將圖書館與E化教室相結合,充實圖書館網路設備,並將閱讀教學數位化與科技化,讓閱讀能漫遊於網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