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心境」:打造書香校園、成就『享閱』生活所謂『開卷有益』,要『有益』務先要有適合『開卷』的環境,所以閱讀情境的營造非常重要。學校對環境教育的推動一向不遺餘力,並致力推動綠能與環保教育,校園公共藝術隨處可見,讓學生在『清靜』與『清淨』的校園中徜徉在書海的綠波間。
1.延伸閱讀頻率
(1)與松嶺有約:本校圖書館原本位於達人樓三樓,雖環境清靜,但也因離學生活動場所較遠,所以圖書館利用的頻率頗低。為活化圖書館的生命,使其得以充分利用,師生將圖書館搬遷至一樓,共同打造明亮舒適寬敞的閱讀環境,將閱覽室由一間擴充為兩間,可容納人數亦由原本的 40人增為 80 人,並命名為『松嶺書坊』--<恁俚讀書介所在>。至 102 年2 月止,全校師生使用率成長為原來的 8.2 倍,圖書館已成為學生最喜歡來的地方。
(2)晨光閱讀:每日早讀時間,各班學生可在班級教室,自行利用閱讀班上共讀書籍或自行攜帶之課外讀物。
(3)班級共讀:由學校藏書庫與愛的書庫中依照年級借出套書,提供各班共同閱讀。
2.建構閱讀環境
(1)校園裝置藝術:活化校園閒置場所,裝置各類校園藝術,提高學生藝術涵養,悠游徜徉校園環境。
(2)校園圖書角:於校園四周設置圖書角,放置書籍及期刊,方便全校師生能隨取隨讀。
(3)班級圖書櫃:全校各班設立班級圖書櫃,充實班級藏書並訂立圖書借閱規則,供班級學生借閱。
3.關懷週遭時事
(1)午間新聞廣播:利用午餐時間播報新聞時事,訓練學生關心時事脈動,隨時充實現代公民應具備的常識,培養對事物的辨別力;朗讀優秀文章,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藝術鑑賞力
(2)機會教育:尋找對學生具激勵的社會眾生相,於公開集會及閱讀課程中,向全校師生宣達與說明,以人物的奮鬥故事作為學生學習的典範,從而堅定其追求理想的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