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學生的影響
1.讓閱讀成為日常生活習慣
推動閱讀在「量」的成果呈現,是明顯而立即的。而在「質」的體現,所感受到的一種氛圍,下課十分鐘,班上動如脫兔的學生,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前往圖書室借書,班上也可見幾個同學安靜的坐在位置上看課外讀物,學生因為書本的力量而變得更穩定了。這也讓閱讀推動小組深深感受到,閱讀真的是一種「癮」,學校完善的閱讀環境,引導孩子進入書香世界,那是很難戒除的。而不論圖書室管理員怎麼準時開放,門口總有幾位殷殷盼望的學生在守候著,等待一探書海,這就是閱讀的力量,巨大而美好,中埔國中這股閱讀風氣正在蔓延中。
2.多元思考協助閱讀理解
在埔中,有了閱讀習慣的孩子,比較不容易受情緒起伏而意氣用事,因為書本可以幫學生跳脫生活中的壓力,一腳踏進書中所營造的魔幻世界;書本也可以替學生的情緒找出口,心靈勵志類書籍讓學生的思考有了轉彎的方向。也進而影響課業上的學習動機。而課堂上藉由老師的延伸推薦書籍,使學生了解,原來課本編者與書籍作者序寫角度之不同可能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此為提升學生思考力的最佳方式之一。這些成果效益都是規劃閱讀計畫時期所無法預想的驚人成效。
3.學生能力之培養
本校學生藉由閱讀形成「閱覽、理解、表達」三項能力並行並進,透過適當的閱讀資料和正確的引導方式,學生可以將閱讀資料進行多方向的理解和剖析,並且採取適切的文字或言語經由書面或口語方式表達出來,同時將閱讀資訊中的人生觀融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態度,陶冶良善心性。
二、對教師的影響
本校有一群閱讀團隊,在PISA與PIRLS測驗結果帶給教育單位極大震撼與省思後,深刻體驗到「閱讀力=學習力=競爭力」,推動閱讀,深耕閱讀,才能真正弭平「城鄉差距」「文化不利」、「貧富差距」不利因素,提供孩子「未來之路」。本於興趣與使命感,全校老師們凝聚共識,戮力在校園裡、班級中推動校園閱讀,不但自己的經驗累積豐富,尚能推而廣之,在分享經驗裡也更加肯定自我價值與存在感。老師以身作則,帶領學生一起閱讀課外讀物,希望藉此回歸「學習的本質」,拓寬學習的內涵,不再獨鍾紙筆測驗,增加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發表其他面向評量,不再侷限於教科書和考試範圍。
三、對社區的影響
在期末時,有位學生家長進到教務處說:『我從家裡帶了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要送給學校,放在圖書館讓同學看。』。說完後,就從車上抱了兩箱書下來。
而學校也比鄰鄉立圖書館,所以學校閱讀課程也有與鄉圖合作,以擴大學習場域。並期能在未來在推動閱讀能有更深入之合作。
另位於學校對面的小說、漫畫出租店,原本最大客源為本校學生,但因本校在閱讀推動下,轉向校內圖書館及鄉圖借書,以致租書店經營不善於近日倒閉,其內漫畫展示櫃亦捐贈本校圖書室,成為晨讀推薦專用展示櫃。
在學校持續長久推動一系列閱讀活動下,不僅學生改變,連家長、社區也都注意、感受到學在推動閱讀方面持續努力,進而支持、實際參與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