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閱讀是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那麼國中教育現場,我們該如何調整定位,讓它永續下去?多年前校內教師們開始對話:「拿掉升學率後,永中還剩什麼?」我們深信:「知識的基礎,必須建立在閱讀上面。」但是面對一所新北市學生數最多、歷年升學成績獨佔鰲頭、親師對孩子升學又非常重視的學校,想要全面性推動閱讀,如果沒有長期規劃,凝聚各方共識,將可能面臨接踵而至的挫折,閱讀的種子很難在此紮根茁壯。
人與書並不是天生互相吸引的,必須有說合媒介的角色
要讓國中生愛上課外閱讀,學校的軟硬體閱讀資源必須齊備。這幾年本校配合圖書館改造計畫,陸續打造數間各具特色的場館;校園的角落,也布置各具風格的閱讀角;甚至配合班級教室布置,鼓勵各班打造自己的閱讀天地。學校積極扮演著人與書媒介的角色,希望營造一個隨時可閱讀的環境空間。
擁有閱讀習慣的大人,更能協助孩子進入閱讀
為了讓全校教師了解閱讀的重要,我們在課發會研議閱讀倍增計畫;為了提供教師掌握閱讀教學,我們結合學習共同體的教師團隊,公開進行觀課、議課;我們辦理教師真人圖書館,鼓勵教師分享人生,閱讀生命。我們也鼓勵家長共讀,每學期安排各領域人士分享閱讀
的美好。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希望教師與家長愛上閱讀,進而協助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
為了鼓勵學生閱讀,我們審酌校內條件,積極向標竿學校取經,訂定多元的推動方式,希望透過閱讀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其穩定的閱讀習慣。我們相信,透過軟硬體兼施的積極作為,一定能為學子的閱讀能力紮下根基,讓他們擁有更豐富的閱讀素養,和一輩子與書為伍的閱讀習慣,擁有全方位帶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