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領域整合創新:
(一)文史踏查融合敬師謝親:「品茗淚溼襟」課程,社會、自然、綜合及藝文領域教學團隊引導學生踏查茶園埤塘,設計感恩與圖文創作課程,品味秀才的人文美學。
(二)技職教育融合創客精神:「奔馳巧匠坊」課程,引進高中職動力機械專業師資及木工藝術家,以師徒精神傳承專業技能,協助探索職涯興趣,開發秀才的創客美學。
(三)藝術美感融合心靈療癒:「習藝摘梅寶」課程,語文、藝文領域、設計群及家政群教學團隊協同合作,使傷痛情緒昇華為藝術表達療癒心靈,揮灑秀才的藝術美學。
(四)冒險挑戰融合高峰經驗:「神行雪山夢」課程,以健體的體能路跑課程,融合綜合領域童軍冒險教育,教學團隊帶領學生登雪山了解自我,成就秀才的樂活美學。
二、教學策略多元創新:
(一)跨域協同策略:各領域教學團隊教師協同教學,自編適合慈輝班學生之教材。
(二)體驗學習策略:由教師引導示範,學生動手實作,強化知識與實務間的聯結。
(三)戶外教育策略:舉辦戶外教育活動,增加文化刺激機會,促進學生學習動機。
(四)科技運用策略:引導學生應用自然科技媒體,觀察認識鄉土地理及自然生態。
(五)冒險教育策略:藉由登山冒險及體能訓練課程,鼓勵學生建立自信重返校園。
三、自編教材研發創新:
(一)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自編「秀才品茗遊埤塘」學習單及 Google Earth 地形剖面圖教學簡報,解說在地產業「秀才茶」、客家文化與桃園地形特色的關聯性。
(二)適應學生發展與特質:設計「秀才秀才藝文競賽」,選擇適合慈輝班能力的藝文項目,並彙整歷年作品與表演影片,以觀摩學習鼓勵學生藝文創作的自信心。
(三)融入心靈療癒與成長:研發「母親節護蛋體驗」、「教師節感恩週活動」課程,考量慈輝班學生生活背景,於「母親節護蛋體驗」教材中,融入祖父母、親戚、社工、寄養家庭等教學題材,讓失親或父母離異的學生感受關懷,進而感謝照顧者的辛勞。
(四)引導自我挑戰與認同:設計「秀才攻頂雪山夢」登山日誌、「秀才神行山水間」學習回饋單,讓學生反思挑戰困難的歷程,藉以探索自我,強化自我認同感。
四、教學方法實踐創新:
(一)觀察教學結合科技媒體:運用Google Earth及空拍機觀察地貌,學習宏觀到微觀的觀察。
(二)協同教學引進外部資源:引進高中職及社區專家、校外會、張老師教學資源合作交流。
(三)合作學習教學混齡分組:技藝課程與雪山冒險等課程均採混齡分組,學生互助學習。
(四)善用實作教學多元評量:採用機械操作、藝文作品創作、口頭發表等實作多元評量。
五、學生才能創價創新:
(一)學習全方位:全方位的學習讓學生自發、互動、共好,創造秀才們的新人生價值。
(二)教師孕創見:運用美國國際科技與工程教師協會(ITEEA)的「以學生為中心」的6E教學模式(6Elearning by design)可強化 STEAM「跨領域、動手做、trial and error」的教育理念。
(三)校園育創客:慈輝生失學及學習嚴重落後,聽到要上國、英、數、自、社等領域課程,頭皮就發麻,自信創客能重啟學習基本學科興趣。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楊梅桃李月 秀才show才情」,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