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源運用的創新策略
為豐富各項多元學習特色課程之內容,本校另組相應之教師專業社群建構課程,使校內既有教師之人力發揮至極大化,社群教師人員充足且運作穩定,有利於課程之永續開發。此外,各項課程均有配合之政策計畫為輔助,其計畫之經常門、資本門及本校自籌款得以使課程正常實施。本校善用社會資源,與HTC、緯創、網奕、瀚林等企業進行產學合作,由企業端免費提供軟硬體設備輔助師生教學活動使用。(以103學年度為例,企業提供1300臺帄板電腦、25間智慧教室及雲端學習系統予本校使用。)
二、行政管理的創新策略
本校所開發之各項多元學習特色課程均成立專責行政單位主導並規劃實施期程,教師專業社群的組成經考量各課程所需之學科專業領域知識後確定人員。各社群均依照行政單位所訂定之期程運作、定期開會討論。透過行政單位與社群召集人的雙向溝通,使課程主旨與校務方針得以傳達至社群教師並有效執行、落實計畫目標,進而提升行政效能。
三、決策的創新策略
有別於以往由上而下的執行策略,各項課程之開發交由教師發揮專業領域知識來完成,而決策單位皆能尊重並採用教師意見。另一方面,校方設置課程討論區,學生得以透過帄板電腦載具充分表達意見。例如103學年度雲端學校本位課程之景點及路線規劃,尌是依據學生意見經社群教師評估後而決定。學校重大策略的決策已轉變為師生共同討論後執行,決策方式因此更為客觀且兼顧以學生為主體之意識,形塑一股由下而上的正向力量。
四、解決問題方法的創新策略
有鑑於國內多元升學制度的改變,以往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已漸漸不復存在。但在課程綱要尚未全面鬆綁之前,學校方面在規劃多元學習的相關課程上普遍面臨到教學時數嚴重受限的問題。為了解決此問題,本校參考大學端選課制度,除了規畫主題週,將多元課程(如國際教育課程、雲端本位課程、雙語本位課程等)融入於各學科領域之外,更創先實施多元選修制度,透過課程時段對開及跑班上課方式,落實適性教學及小班制的授課模式(如五國外語、高二多元選修、高三大學試探課程等),大幅增加學生多元學習的時數及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