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方案內涵
本校結合產、官、學、研各資源,攜手合作共同研發科學專題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各項科學專題製作,從關懷自己的鄉土開始,帶領學生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並結合埔里在地產業,發展出特色課程計畫與完善的課程組織,所有課程模組皆有評鑑系統,評鑑分為鄉土態度、科學探究、生活問題解決能力等面向,結果顯示接受過相關課程的學生其各向度皆有顯著差異。方案執行期間,經不斷調整、修正後,已建置教師成長與教學創新的支援環境與資源,並透過研習活動與講座訓練等活動鼓勵教師進修,提升教師專業知能與創新教學能力同時,亦增進學生學習成效,提升教育品質。
本方案乃在於建立一個完整的結合鄉土專題之探究式示範課程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除基礎知識的建立、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到最後的成果分享都能完整規劃配套,並發展出數個綠色科學課程模組,除可應用於專題研究課程中引導學生建立科學探究概念外,亦可與融入相關學科(如基礎生物、基礎化學等課程)、引發校內其他教師同仁專業成長的動能等,實具備進一步應用推廣的價值。
(二) 創新策略
1.資源運用的創新策略:由教師們自發性發起,行政給予支援,在方案發展至一個階段時開始獲得學校更多師生肯定,且有更多老師願意加入。
成立跨領域的專業社群,辦理相關講習訓練讓更多教師參與(有生物、美術、數學、化學、健護、英文等科),並能運用社區資源及跨校合作,帶領學生透過實地參訪,鼓勵學生回饋所學進行社區生態與特色產業之推廣服務。另,結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義守大學之教授、研究生與實驗室資源等,以補高中人力與物力不足之處,積極爭取科技部與教育部競爭型計畫是經費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