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造人文校園:整合各項人力、物力、財力等全方位資源,以空間活化方式建置「鄉土文物館」,並將場館分為「騰龍大廳、生活起居、各式工具、懷舊童玩、影音鄉土、廚房用品、節慶典禮、溪河魚蝦、鄉土走廊、務農農具、原鄉特色、芒草藝術」等分區導覽、解說,用以傳承鄉土文化、發揚在地精神,涵育學生人本情懷與人文素養。
二、打造科技校園:以Youtube影音平台、QR-Code方式,建置公埔國小鄉土文物館數位學習網站,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發揮人人可學習、處處可學習、時時可學習之行動學習優勢,並於鄉土文物館數位學習網站上建置線上檢測回饋系統,提供孩子多元、有趣的檢測機制。
三、落實社會教育:辦理100年度桃園縣各國中小學參觀鄉土文物館策展教學活動,共有山腳、光明、大華、錦興、外社、南美、新莊國小等七校共385人次參訪,也歡迎社區、社會民眾參觀以發揮場館之社教功能。
四、培訓國台客英四語導覽小尖兵:讓孩子從服務學習中建立自信與成就感,發掘孩子的優勢能力,讓孩子能適性揚才、多元展能,也希望透過多語導覽之訓練,培育孩子的多元文化理解並開拓其國際視野。
五、榮獲網界博覽會佳作:採學生專題研究方式,鼓勵學生走出教室進行鄉土文物探查,透過鄉土踏查、訪問耆老、參訪傳統建築來擴大學習、體驗學習,獲得桃園縣網界博覽會佳作之肯定,也讓孩子從訪談踏查中體會到地方耆老們捐助鄉土文物館的盛情美意,進而傳承這份純樸敦厚的濃濃公埔情意。
六、發展豐富多元社團:包括溜冰舞龍、管樂、暑假科學營等社團,提供孩子多元學習、開發其多元智能潛力,讓孩子能多元展能、肯定自我。本校102年度推動創造力暨科學教育實施計畫,更以分析鄉土文物館文物器具之科學原理、演進與比較其今昔差異為主題,以永續創新方式培養孩子科學多元探索之能力。
七、展現成果多元行銷:「鄉土文物館」之建置有效提高學校能見度,除獲得媒體報導與社區鄉親肯定之外,今年更吸引深圳百仕達小學跨海參訪,讓擔任導覽小尖兵的孩子發揮亮點,並獲得來賓大力的讚賞與肯定,也說明孩子們從擔任鄉土文物館導覽小尖兵的訓練、服務歷程中,達到多元展能、適性揚才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