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省思
1.課程設計層面:
(1)學習單多元且豐富,可以配合每一堂課進行教學,也可以讓教與學、聽與做、理論與實務同時演練和吸收。
(2)搭配影音媒體教材的教學,讓學生確切感受大自然與人類間微妙又緊密的互存關係。
(3)四節課程之設計主要是希冀從第一節課風災的省思,提升學生對於環境與生命議題的覺知,瞭解每一件事都會相互影響,即便是一個人浪費一張紙、一雙鞋;延伸至第二節課從風災中拉出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的議題,透過公聽會角色扮演及ZOOM繪本欣賞,體驗大自然的整體性及關連性,即使是宜蘭花蓮發生的事件,也與在其他縣市的我們息息相關;第三節課實際經驗自己的慾望可能常常是非必要後,理解每一個東西的浪費都會造成環境的傷害,將體會到的感受及先前學習的環境保護知識,真正地實踐,製成創作品宣導珍惜資源、環保的概念;第四節課加廣先前的課程學習,延續對於環境與生命的珍惜和愛護,延伸至關心人與人的關係,讓學生透過建立人我的鍵結及人我、自然的關係,理解人生在世須與他人相互合作、互相幫助,與大自然的關係亦是如此。
(4)教學活動之活動名稱設計構想皆來自偶像劇及電影,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2.教學層面:
(1)第一節課「風雲再起」,藉由教導學生心智繪圖法,讓學生學習讓自己思考地有脈絡和架構。
(2)第二節課之角色扮演安排需要視班級情況,拉長教學時間。教師需要先從小組角色扮演如何共同規劃、分配和撰寫劇本,並於課前確認學生皆了解欲扮演之相關議題。(本次教學尚未進行角色扮演,因此僅就課程設計教師之自我省思分享。)
(3)第二節課「下一站‧蘇花」除了使用角色扮演法外,也可以用辯論方式進行,讓學生準備完資料後,於課堂上闡述自己的立場,並從問思中進行思辨和省思。
(4)第三節課「轉角散播愛」的活動中,在讓學生創作前,教師解說作品應包含之宣導理念,並藉由他人或官方作品,引導學生從加加減減、組合拆解等創意形成過程,進行宣導小品製作。教學過程可以激發教師與學生的創意互動和對話,讓老師從學生之視野看世界。
(5)第四節課「愛的你我他」之曼陀羅人際關係網絡教學活動可以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師專業能力,將人際關係網絡可分為兩層面:一為延伸之九宮格可以繼續延伸朋友家人之人際網絡;另一為延伸之九宮格可以將朋友家人填入中心點,寫出八件對於朋友家人的瞭解。舉例如下:

3.學生學習層面:
(1)學生的作品令人感動,在第一節課的災害前,想法與做法中,大多學生可以清楚描述自己的想法;心智繪圖中,也能藉由自己的架構和圖文能力,敘述自己對於天災前、天災時和天災後的處理。許多學生透過與教師的問答對話後,擁有清楚的概念加上豐富的創造力,讓心智繪圖作品能有在創意圖文中條理表達想法。
(2)學生對於美的想法和創作令人驚艷,教師僅引導學生概念,進而讓學生發揮創意自由創作,有些學生以豐富圖像表現;有些學生以雙關語表現;有些學生對於環境保護、珍惜資源也有不同層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