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運用學校資源-「趙清發科學教育紀念館」內的昆蟲標本與昆蟲紙雕作品及校園中的蝴蝶園,設計適合幼稚園幼兒發展與能力學習之昆蟲教學融入生命教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觀察者、資源提供者,同時也是學習角色。在每一個學習主題中藉由參觀科學館、蝴蝶園、校園觀察、昆蟲飼養、影片欣賞…等活動,讓幼兒從「做中學」去親身體驗並發現問題,進而引發幼兒對生命的熱愛與對周遭環境的關懷。活動中透過團體討論、師生對話、家長回饋,不斷修正教學活動,並從幼兒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幼兒行為改變,幼兒作品、學習單與家長的回饋,去檢視教學設計是否達到生命教育的成效,以做為修正課程之依據。本課程依教學計畫共發展出,「昆蟲觀察家」、「六足王國」、「昆蟲的敵人」、「昆蟲紙雕製作」、「昆蟲歷險記」、「枯枝昆蟲製作」、「昆蟲與我」、「蟲蟲樂園」八個次主題,茲將教學實施過程分別敘述如下:
一、昆蟲觀察家(五育融通:德育、智育、群育、美育)
(一) 教學計畫與實施過程
「昆蟲觀察家」主題教學活動,透過參觀樹林國小趙清發科學教育紀念館內展示之昆蟲標本區、紙雕昆蟲區、校園中尋找常見的昆蟲…等活動,來進行生命教育融入幼兒昆蟲教學之主題。針對「人與他人-關愛他人」的生命教育意涵來設計活動主題,共有「參觀科學館」、「認識昆蟲」、「校園大搜查」、「我最喜歡的昆蟲」四個活動,其實施主題教學之設計如下:
1.「參觀科學館」:藉由參觀活動介紹樹林國小科學館的由來,已故校友趙清發老先生,因感念母校對他的培育,將其畢生積蓄捐贈給母校興學,奉獻鄉里、造福莘莘學子,大愛無私的故事,希望幼兒在參觀館藏豐富、硬體設施新穎完備之科學館時,也能心存感恩。
2.「認識昆蟲」:參觀科學館之昆蟲標本區,透過老師的導覽解說,讓幼兒認識常見的昆蟲名稱與特徵,引導幼兒細心觀察每一隻昆蟲,欣賞牠們的獨特性,進而接納昆蟲、喜愛昆蟲。
3.「校園大搜查」:在校園的蜜源植物、食草、草皮、落葉堆中尋找昆蟲的蹤跡,並藉由觀察活動認識校園中常見的昆蟲生態。
4.「我最喜歡的昆蟲」:幼兒自由發表最喜歡的昆蟲是什麼?帶著畫板、圖畫紙與彩色筆,在校園中畫出最喜歡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