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 1 - 10 筆,共有 10 筆 │ |
-
得獎主題:
五連塊之乾坤大挪移
得獎者/團隊:
林裕峯、林徹輝、李桂玲、張家綺
得獎年度:
104
服務單位:
桃園市大溪區仁和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有天下課時,孩子正討論Kjartan Poskitt 「驚悚的數學」中多米諾方塊的問題。此時我正巧經過心想:「既然孩子對這個玩具的這麼感興趣,如果能與教學結合,相信對數學學習會很有幫助。」
MORE
|
-
得獎主題:
校園藏寶圖之尋寶大作戰
得獎者/團隊:
周靜儀、鄭誠賢、楊蕾巧、吳惠珠、曾成良
得獎年度:
104
服務單位:
高雄市左營區左營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此教學方案主要根據五年級數學放大縮小圖與比例尺學習內容做發想,結合校園地圖與平板APP測量軟體及Qrcode掃描功能,讓孩子在尋寶遊戲中利用習得的數學概念,發揮小組合作精神,進行尋寶大作戰。
MORE
|
-
得獎主題:
多胞胎會戰
得獎者/團隊:
洪淑文、江民瑜、吳佳慧
得獎年度:
105
服務單位:
高雄市左營區新莊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本教學團隊曾參與教育部國小五年級數學學習成就評量的試題命題,也參與國小數學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容的命題研發,並協助奠基教學模組的設計與數學活動營的推廣活動。
MORE
|
-
得獎主題:
魔數星空桌謎藏
得獎者/團隊:
洪進益、王婉妮
得獎年度:
105
服務單位:
澎湖縣馬公市石泉國民小學、澎湖縣馬公市中興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本校位處離島的郊區小學,文化不利,刺激鮮少。我期待可以帶給離島孩子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因此,希望能與孩子一同來打造屬於自己的魔數星空,讓孩子可以真心愛上數學,將習得的能力化成自己的翅膀,讓他可以在星空中盡情的遊戲、捉迷藏!離島孩子的數學夢,準備起飛!
MORE
|
-
得獎主題:
聚焦時事---數學/公民之跨領域學習課程
得獎者/團隊:
何敏華、張繼元、吳致娟、莊智鈞
得獎年度:
106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因應未來108課綱的需求,最大的變革莫過於校本課程、多元選修課程的發展,各校除了要建立自己學校的願景外,還需發展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多元選修課程,落實免試入學的重要因素。
MORE
|
-
得獎主題:
「數」位課堂協力好行.「學」習智慧創新雙贏
得獎者/團隊:
曾秀珠、許大偉、張嘉倫、郭永明、郭麗娟
得獎年度:
106
服務單位: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北新國小引進智慧環境後,透過工具與設備的支援,發展出特有的團隊合作模式,期能達到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學,讓學生透過分組、小組成員互動的過程中,達成共同目標的方式去學習,讓教師以團隊的形式完成教學準備。
MORE
|
-
得獎主題:
內外不同,各有千秋
得獎者/團隊:
呂佳儒、黃星翰、許珮琳、郜緯宸、王新閔
得獎年度:
107
服務單位:
臺北市私立再興高級中學國中部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本團隊基於上述理念,設計出以數學幾何學中「內外角」概念為主的跨科課程,並延伸到中學理化中化學的結晶排列,讓學生在觀察由精密幾何圖形連結成立體結晶。此外,更從數學教學中使用的鑲嵌圖形中「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特性,延伸到國文教學,從宋代「翻案文章」來探討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觀點,激發學生的思辨能力。
MORE
|
-
得獎主題:
從機率到推論in竹塹
得獎者/團隊:
吳俊成、李芝芬、陳怡君、洪雪鳳、李國寧
得獎年度:
108
服務單位:
新竹市東區東門國民小學、新竹市東區建功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未來世代即將面臨不同以往的挑戰,傳統教科書中知識的背誦已被資訊科技的技術所取代,孩子們所需要的能力,是應用學校所學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MORE
|
-
得獎主題:
校園尋寶 Let's Go!
得獎者/團隊:
呂佳儒、黃星翰、王新閔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臺北市私立再興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希望學生能透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達到「自發」(主動學習、提升學習動機)、「互動」(團隊合作、分組學習)、「共好」(將再興中學品格教育的願景推展至日常生活乃至社會)的最終目標。
MORE
|
-
得獎主題:
積木達人-體積
得獎者/團隊:
楊雅芬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高雄市茄萣區茄萣國民小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數學
簡介:
「體積」是容易被教師忽略的單元,教師往往直接宣告:「體積就是物體所空間的大小」開始教學。這樣學童不僅失去學習興趣,無法區分面積與體積的不同(日後恐造成複合形體體積與表面積的混淆),也無法體會體積單位(立方公分)的需求,更無法為體積公式「長×寬×高」做好奠基準備。故筆者以好玩的積木設計創意活動,讓孩子們在討論、表達、分享過程中,達成體積單元的教學目標,甚至察覺體積逐層堆疊的規律,培養邏輯思考能力,為下一階段體積相關單元奠定更好的學習基礎!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