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 1 - 10 筆,共有 199 筆 │ |
-
得獎主題:
看見生命-小蝴蝶的自然觀察之旅
得獎者/團隊:
王郁雯、李佩娟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基隆市安樂區長樂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感知到這件事,所以我們帶著孩子從認識校園開始,老師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給孩子安全感並發現他們有興趣的議題並加以延伸」老師沒有意圖灌輸孩子生命是什麼,
但想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在教室營造了一個充滿愛的氛圍和支持性的環境, 並充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提供感官經驗讓幼兒盡情探索後,他們在自己覺知安全狀態下慢慢地靠近這些小生命,觀察牠們,也在照顧這些小生命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小生命和自己一樣:肚子餓了要吃,每天也要玩,跳一跳可能會受傷!
MORE
|
-
得獎主題:
晴耕雨讀.種豆子--食農教育在西松
得獎者/團隊:
游惠茹、林婉婷、詹薏芬、樊佳佳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臺北市松山區西松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西松附幼在餐點表上下足了功夫,由護理師與小學營養師等專業人員共同設計,讓孩子吃得健康與營養是初衷。為響應減低碳足跡,每週有一天是蔬食日。更在 109 年八月,曾有新加坡國立電視台對學校餐點設計進行採訪,獲得外界肯定!
MORE
|
-
得獎主題:
LaQ 陀螺好好玩
得獎者/團隊:
曾靜芬、游淨羽、蔣兆雯、賴盈年、黃菁菁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基隆市信義區東光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因為轉,所以變。當孩子轉動自己動手設計的 LaQ 陀螺時,陀螺各種不可預知的美麗變化,讓孩子充滿驚奇與期待,這是孩子對於旋轉與色彩變化的感受與覺知,但其實孩子轉動的是陀螺「速度」、「視覺」與「色彩」間的可能變化。轉,是個動能,來自於孩子的手, 但對於「變」─陀螺旋轉的變化,孩子卻可以很詩意很美學的人文感知,但也可以很科學的探究,因為孩子發現陀螺的「變」,原來是他們可以嘗試,預設與改變的歷程。
MORE
|
-
得獎主題:
工程課程化:半戶外球場建築歷程與課程實踐的相映之旅
得獎者/團隊:
林一鳳、洪勁亭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臺北市文山區博嘉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建立博嘉校園和孩子密切的關係,是教學主題進行一開始,最主要鋪陳的學習脈絡與動機。老師引導幼兒從自己的教室空間出發,以不同的視角與不同的方位觀察教室的空間,試著從自己所選定的位置觀察真實的活動,動手繪製教室的平面圖,有些幼兒從辦公桌方向往走廊看,也有幼兒站在棉被櫃前的角度看整個教室,孩子從這個過程中體驗用自己的視角表現出空間方位與物品的關 係,當幼兒將平面圖展示並說明時,透過分享與討論,幼兒也發現因為視角與方位的不同,彼此所繪製出的平面圖也不相同,但從這個過程中練習找出彼此的相對位置。也讓孩子更仔細觀察環境中的物品、擺設、位置等等,從中增進對環境的了解與感受力。在討論的過程中,幼兒也發現自己的觀察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空間角度便不相同,並不是因為別人或自己畫錯,而是因為會致教室地圖時,我們每個人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我們呈現出不同的繪製圖。
MORE
|
-
得獎主題:
梅嘎蒗(Mekarang)-柿代傳承
得獎者/團隊:
何崧瑀、徐孟婕、謝玉屏、陳怡伶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新竹縣尖石鄉梅花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梅花部落」~泰雅語叫梅嘎蒗(Mekarang),「甜柿」~泰雅語叫卡布(kapu),民國 81 年梅嘎蒗部落引進「日本甜柿」品種,經細心照料下,「碩大肥美」的外型以及皮薄汁多,每年自中秋節即開始產收,至 12 月底,為尖石鄉最後一季盛產之水果,果肉脆度猶如青蘋果,皮薄汁多,每顆甜柿 kapu 重量可達 1 台斤至 2 台斤、甜度值達 18 度。尖石鄉 kapu 種植面積約 60 公頃,90%主要集中在梅嘎蒗(Mekarang),雖改善部落經濟收入,然產業之營造仍為部落待努力之方向。
MORE
|
-
得獎主題:
聞字起舞—蘭陽行草
得獎者/團隊:
林玉娟、許尤靜、李佳玲、盧曉喬、游佳靜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宜蘭縣私立芝蔴村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透過課程協助孩子用更多方法一起玩文字的遊戲、探索文字的活動,增進孩子們的語文能力及喜愛閱讀習慣,期待不只是識字量的增加,更是對於文字的美好與喜愛。
MORE
|
-
得獎主題:
與婆憂鳥相遇
得獎者/團隊:
蘇玉枝、楊貴鈞、王思媁、徐薇雱、陳麗琴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基隆市立建德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我們整合相關資源、以統整性課程活動之實施方式,將美感教育落實在幼兒的學習中, 期待幼兒能與藝術擦出不一樣的火花,讓學校師生能以自然的方式接觸藝術,將藝術帶入生活。
MORE
|
-
得獎主題:
大『海』∞我們一起來耍『廢』
得獎者/團隊:
鄭淳云、董佳圻、徐蓓芬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與大海比鄰而居的孩子們,不能只是享受自然的「給予」,而是主動發現問題,一起解決,學習與大自然不僅共存,也共好。
MORE
|
-
得獎主題:
好玩的文字
得獎者/團隊:
陳逸羚、陳映廷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在一步一步的探索過程中,整理出這些文化產物之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創新發想去記憶、理解與應用文字。
MORE
|
-
得獎主題:
群策群力野餐趣
得獎者/團隊:
林玉琁、黃靜宜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新北市私立裕德幼兒園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幼兒教育
簡介:
藉由孩子想要野餐的動力,我們想帶著孩子用雙腳走進社區、搭乘捷運、走到公園,接觸周圍預見的人,看見美好的事物,豐富孩子的心靈感受。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