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 1 - 10 筆,共有 18 筆 │ |
-
得獎主題:
探究古「積」-樂搞建築
得獎者/團隊:
黃小萍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社會
簡介:
探究古「積」-樂搞建築的發想,源於106年開始的高一特色選修課程的教學設計,已進行並不斷增能提升至今已有4年。方案設計的兩大主軸,文本探究部分:「臺北有意識」、「創課的建築」; 實際操作部分:「走動的建築」、「積木的建築」,透過兩大面向, 設計更多維度探究歷史文本,也讓人文教育現場能轉動起來。一起「積」木建築、走「動」建築、「玩」轉建築,上一堂會動的課程。學生能透過「探究與實作」深度認識臺北建築歷史,展現多元學習歷程。
MORE
|
-
得獎主題:
藝起玩動畫-動靜皆宜的視覺體驗
得獎者/團隊:
林彥慧、余宛儒、陳弘達、賴建華、蔡宗廷
得獎年度:
110
服務單位:
南山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藝術與人文
簡介:
「藝術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是人類文化的累積,更是陶育美感素養及實施全人教育的主要途徑。」此為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綱的基本理念,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文化、培育美感 素養,是本課程設計之初衷。因應學生的視覺經驗偏好具聲光效果的動態影像,以及滑世代對智慧手機及平板的生活型態,南山結合美術科、物理科專業
教師社群,規劃初、中、高三階段課程,先以動、漫畫課程導入以提升學習意願與熱情,再加入理論、文本、剪輯音效等內涵,加深、加廣動畫範疇,並以教育部「高中職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推動計畫」,同時探討「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願」,豐富學習內涵與經驗,在最後學習表現以
「動畫影展」文化為主要輸出,希望能從課程中引發學生的好奇與熱情,熟悉網路輔助學習的優點,在課程中使用手機搭配網路進行任務,從科技輔具的使用中熟悉網路這個強大的自我學習知識系統,並掌握自己的學習歷程,豐富視覺體驗。
MORE
|
-
得獎主題:
超越.視野.看歐洲
得獎者/團隊:
黃榆茗、張海倫、胡芳瑄、朱祐鋐、邱美娟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南山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高中職
簡介:
透過【核心素養教學法】與【啟合學習法】,進行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加強學生的換位思考,以及透過『扮演不同國家代表』的視角,看待現實生活中這『多元的世界』與欣賞『多元的文化』,甚而能以『模擬國際會議』的方式,為自己代表的國家發聲,聚焦討論重要國際議題,辯證與省思國際現況與自身的關係,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全球競合力』。
MORE
|
-
得獎主題:
地圖無國界—圖輯創繪享世界
得獎者/團隊:
曾煒程
得獎年度:
109
服務單位:
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社會
簡介:
這次設計的主軸將配合108課綱的「核心素養」,三面向中的B 溝通互動: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為課程設計的主軸,並搭配國際教育的議題融入,讓學生透過世界地圖的時事分析、教學現場的師生互動、地圖版畫美感繪製、主題海報的設計,進而提高學生關心國際情勢的興趣與素養。
MORE
|
-
得獎主題:
誰來晚餐_走近生活,走近海洋,卡簡單!
得獎者/團隊:
陳秋雯、李承泰、陳琬玲
得獎年度:
108
服務單位:
桃園市私立六和高級中等學校、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自然與生活
簡介:
地球科學是科學領域的重要一環,其中包括許多對學生具有挑戰性的主題,例如:氣候變遷,教師如何將地球科學知識具體呈現以幫助學習者學習,便成為一重要的課題。
MORE
|
-
得獎主題:
「南」得一見,未曾戴上面具的國家
得獎者/團隊:
汪佳璇、蔡舒明、呂正基
得獎年度:
108
服務單位:
臺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社會
簡介:
我們以「靜入文化心的學習」為主題,貫穿課程主軸。讓學生感受,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MORE
|
-
得獎主題:
環境教育新策略-培訓學生成為環保小尖兵,替台灣生態保育盡心力
得獎者/團隊:
林獻升、郭瓊華、蕭國偉、邱玉萱、林文琪
得獎年度:
107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自然與生活
簡介:
一套全新的「公民科學家與保育解說員培訓課程」,以培訓高中生成為環保小尖兵,替台灣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
MORE
|
-
得獎主題:
平板愛玩客,城中創遊趣
得獎者/團隊:
張萬苓
得獎年度:
107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藝術與人文
簡介:
以開設高ㄧ特色課程運行,思考平板融入課堂教學的未來,循序漸進,建構完整音樂理論概念。iPad Apps易上手,可由GarageBand錄音實作銜接高三Cubase專業多軌編曲軟體。一學期設計四堂課的iPad教案,如i樂理、i聲景、i創作、i配樂、i有聲書、iOrchestra…跨科統整性教學等。
MORE
|
-
得獎主題: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得獎者/團隊:
陳妙嫻、賴彥全、白依渟
得獎年度:
107
服務單位: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自然與生活
簡介:
本方案由生物、公民、國文科教師研發及共備而成,從三位教師的學養歷程以及近年的教學省思,共同凝聚本方案的課程願景──「培養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的終身學習公民」,並由十二年國教總綱的核心素養、本校學生圖像二方面進行思考,建構出「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課程,以議題融入、跨域知能為特色,設計四個單元的「對話」──「基因科技與倫理」、「鑑識技術與冤案」、「科學推論與判決」、「人工智慧的省思」1,最後以參加「科學博覽會」作為成果發表,實踐素養導向的總結性評量,以期讓學生習得分析詮釋、反思批判、溝通表達、解決問題等能力,在全球化的生活情境中應用。
MORE
|
-
得獎主題:
巴拿馬-藝遊味境
得獎者/團隊:
黃心華、王琪羿、游政霖、程偉彥、邱奕寬
得獎年度:
106
服務單位: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獎項:
Best Education
組別:
藝術與人文
簡介:
配合十二年國教綱要,培養學生以人文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包括「自主學習」、「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課程強調「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之核心素養;首以校內學生為主體,建置行動學習技能,運用「藝術護照」創舉、落實藝術教學,並將藝術在地文化、國家相關重大議題融入。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