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以1萬次,還是1,老師的教學,只要有0.01的改變,有一天,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改變,會成就更多的學生。」南投縣中寮鄉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這麼說,道出教師的改變,是成就學生與改變教育最重要的關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十二年國教)正全面推動,教育部推出29個方案,從各個面向打造優質教育,其中,教師活化教學是教育部相當重視的面向,希望讓教師改變教學,擺脫過去升學掛帥的教法,讓孩子多元學習,培養多元能力。
為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成效,教育部將每週邀請1位老師到部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設計,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協助事前到校拍攝老師實際的教學情形,並製作成5至10分鐘的教學影片,分享給其他老師。這部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啟動後,將陸續開往全國932所國中,讓全國各學習領域的國中老師,都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並激發更多創新多元的教學方式。本月18日首先邀請王政忠老師與臺東縣寶桑國中楊惠如老師分享他們的教學改革,提供更多老師參考。
王政忠老師認為,老師應思考如何創造多元的教學方式,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習得帶得走的基本能力,並為孩子的多元智慧找到舞臺。楊惠如老師則強調協同學習、分組教學的重要,她表示,透過教學方式的改變,就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學生的努力就會被看到。「59分的孩子,成就95分的老師」,楊惠如老師說,每個學生都不應被放棄,老師只要用對方法,都能幫助孩子適性學習,成就每一位孩子。

|
爽文國中王政忠老師活化國文課程,設計各種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喜歡學習、討論,並成功帶動全校教學與學習氛圍,使該校學生在升學、才藝方面,都有越來越好的表現。
|
蔣偉寧:活化教學 為十二年國教奠基石
主持記者會的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十二年國教成功的兩個基石,分別是國中端課程教學活化及高中、職優質化,看見王政忠與楊惠如老師在教學上的努力,就看到十二年國教成功的希望,他也希望從這些老師的每個「點」,擴展到更多老師,成為活化教學「線」、「面」,全國九百多所國中都開始活化教學,十二年國教就打下成功基石。
蔣偉寧也分享美國物理學教授休伊特的一個小故事。有人問休伊特教授說:「您這樣年復一年的教牛頓運動定律,難道不覺得累嗎?」休伊特舉一位魔術師朋友的例子回答,他說:「我的疲累,不會比我這位魔術朋友多,他已經當了好多年的魔術師,但我每次看到他,他都是神采飛揚地從小朋友的耳朵裡,變出預藏在手掌裡的銅版。因為他知道,觀賞他表演的小朋友,每一次都是不同的人!」
「而我不是在教牛頓運動定律,我是在教人;每一學期不同的新人,都是不知道牛頓定律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嶄新、有趣的方法,來看他們周遭世界的新人。」
蔣偉寧說,教育就是在教人,不是在教書,所以要以學生為核心,把學生教會,學習啟發孩子,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
南投縣中寮鄉是臺灣貧窮的鄉鎮之一,鄉內的爽文國中,學生家庭弱勢、貧窮、隔代教養者占多數,學習成就相當低,不過,經過多年的耕耘,這所沒有音樂老師的學校,竟然有國樂社團,全校四分之三的學生都會演奏國樂,原本學習成就相當低落的學校,2008年後,基測成績PR值在80以上的,突破15%,25以下的,不到25%,學生從民國88年921大地震當時只剩80多人,到現在已經有118人,成功將社區學生留下就讀。
這全部是從一位老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