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不再只是唱唱歌、美術課不會只有畫畫,嘉義市民生國中的藝文領域課程大整合,學生上臺表演,秀出學習成果,讓民生國中的學生與眾不同。
教育部活化教學列車104年再度發車,今年將發出10班列車,將各校的活化教學方式拍攝下來,透過影片讓更多人參考。今年首班列車從民生國中發出,並於16日舉辦記者會,邀請民生國中分享教學方法,民生國中學生也以學校隨手可得的掃地工具或玻璃瓶,敲出一段富節奏感的表演出,贏得滿堂彩。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吳清山表示,看見同學的表演,就像看到韓國的亂打秀,以生活中的物品,就能敲奏出美妙的音樂,學生的演出讓我們知道,表演藝術無所不在,生活裡就有很棒的教學素材。
團結力量大 教師共同備課
民生國中的藝文領域課程老師就是從生活中讓學生學習,過去美術、音樂與表演藝術課老師各教各的,課程沒有整合,但幾年前,由郭芝菁、劉婉茹、蔡佳琪三位老師開始,進行教學整合,他們在開學前共同備課,討論課程架構及活動計畫,發想創意新點子,期望透過主題式分科與協同教學,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將音樂、美術與表演藝術結合。
蔡佳琪表示,有別於數學、英文等科有升學壓力,藝術領域課程反而可以讓學生快樂學習,他們認為應該讓學生將上課所學實際應用到生活上,因此每年發想主題,讓學生能將藝術領域課程學到的能力整合起來,完整呈現。
這個學年度配合學校校慶,他們舉辦創意進場活動,藝文教師將色彩概念融入教學,以「夢想」為主題,指導全班學生設計「班旗風箏」,學生在美術課設計班旗、音樂課改編校歌、表演藝術課編排設計創意進場舞蹈,班級從準備到排練、演出的過程中學習合作,凝聚向心力,夠透過班際間相互觀摩,良性競爭,懂得欣賞並尊重各種創意表演。

|
民生國中是104年活化教學列車第一班,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中立者)希望透過活化教學案例分享,讓大家可以在教學上轉變,讓教學更多元。
|
老師積極增能 團隊更專業
但老師也不是樣樣懂,好學的他們,每年針對教學活動內容舉辦專業學習社群及相關專業研習,讓各科分享專業,先進後輩經驗分享傳承,達到教師增能,彼此相互成長。教師們每年思索不同的表演形式,對於自己較不熟悉的領域,團隊夥伴積極蒐集相關資料,討論時共同腦力激盪,也能適時邀請專家學者指導團隊專業增能。而原本只有3人的團隊,目前在藝術領域已經有10人,且還影響了學校的教學風氣,翻轉教學方法。
林碧婷老師表示,老師之間合作備課,分享專業,也學習對方的專業,這對老師是很大的鼓勵,因為老師遇到問題,不再單打獨鬥,知道有夥伴可以協助,解決問題。
蔡顓宇同學表示,每個人在過程中學會與同學互相合作,與別人互動,且班上同學變得有向心力,讓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