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習內容
閩東語文的學習重視閩東文化的傳承,內容以日常生活為本,以「語文」為主,「生活」、「文化」為輔。「語文」依學生語文能力,從字詞、語句、篇章、語用等,由簡而繁進行規劃。「生活」、「文化」與「語文」相互交織,三大主題之下各有不同項目與學習內容,編碼說明如下:
1.第1碼為「主題及項目」,「主題」依序以大寫英文字母編號,「項目」依序以小寫英文字母編號。
2.第2碼為「學習階段」,以羅馬數字編號,以Ⅰ代表第一學習階段(國民小學1-2年級),Ⅱ代表第二學習階段(國民小學3-4年級),Ⅲ代表第三學習階段(國民小學5-6年級),Ⅳ代表第四學習階段(國民中學7-8年級),Ⅴ代表第五學習階段(高級中等學校部定必修2學分)。
3.第3碼為流水號。
4.雙圈(◎)係指相同學習內容重複出現在不同學習階段。閩東語文的學習常涉及加深加廣、螺旋向上的知識精進,故以雙圈(◎)之方式標示。
主題 |
項目
|
學習階段
|
學習內容
|
A.
語文 |
a.標音
|
II |
Aa-II -1
|
閩東語標音符號的認讀。
|
III |
Aa-IlI-1
|
閩東語音標拼讀原則。
|
IV |
Aa-IV-2
|
閩東語基本聲韻調系統。
|
V |
Aa-V -1
|
閩東語特殊聲韻調系統。
|
b.字詞 |
I |
Ab- I -1
|
閩東語文基礎語詞。
|
II |
Ab-II -1
|
閩東語文生活常用語詞。
|
III |
Ab-III-2
|
閩東語文生活特殊語詞。
|
IV |
Ab-IV-1 |
閩東語文進階漢字。
|
Ab-IV-2 |
閩東語文簡易工具書及資訊媒體。
|
V
|
Ab- V-1
|
閩東語文特色漢字。
|
Ab- V-2
|
閩東語文生活與職場常用語詞。
|
Ab- V-3
|
閩東語文實用工具書及資訊媒體。
|
c.語句 |
I
|
Ac- I -1
|
閩東語文簡易日常用語:如招呼、稱謂用語等。
|
II |
Ac- II-1
|
閩東語文日常用語:如遊戲、天氣用語等。
|
III |
Ac-III-1
|
閩東語文簡易句型用法。
|
IV |
Ac-IV-1
|
閩東語文日常用語:如飲食、購物用語等。
|
Ac-IV-2
|
閩東語文慣用熟語:如歇後語、諺語等。
|
V |
Ac-V-1 |
閩東語文熟語:如慣用語、成語等。
|
Ac-V-2 |
閩東語文句型用法。 |
d.篇章
|
I
|
Ad- I -1
|
兒歌唸謠。
|
II |
Ad-II -1
|
詩歌短文。
|
III
|
Ad-III-1
|
生活故事及應用短文。
|
IV |
◎Ad-IV-1
|
散文、小說。
|
Ad-IV-2
|
說唱:如喜慶喝采詩文。
|
V
|
◎Ad-V-1
|
散文、小說。
|
Ad-V-2
|
故事、戲劇。
|
e.語用 |
I |
Ae- I -1
|
閩東語文基礎情意表達。
|
II |
Ae-II -1
|
閩東語文情意表達。
|
III |
Ae-lll-1
|
閩東語文基礎說話技巧。
|
IV |
Ae-IV-2
|
閩東語文說話技巧及推論方式。 |
V |
Ae-V-1
|
閩東語文的文白異讀與運用。
|
B.
生活 |
a.在地認同
|
I |
Ba- I -1
|
地名、方位名稱。
|
II |
Ba- II-1
|
節慶、儀典名稱:如擺暝、補庫等。
|
III
|
Ba-III-1
|
物產特色:如淡菜、紅糟等。
|
IV
|
Ba-IV-1
|
風土民情。
|
Ba-IV-2 |
在地融合與創新。 |
V |
Ba- V-1
|
我與社會。
|
Ba- V-2
|
人與土地。
|
b.人際溝通
|
I
|
Bb- I -1
|
招呼用語與親屬名稱。
|
II |
Bb-II -1
|
簡易表達與祝福用語。
|
III |
Bb-III-1
|
互動協調。
|
IV |
Bb-IV-1
|
意願與情緒表達。
|
Bb-IV-1
|
生活應對。
|
V
|
Bb- V-1
|
團隊合作。
|
Bb- V-2
|
情感與經驗分享。
|
C.日常生活 |
I |
Bc- I -1
|
家庭生活。
|
II |
Bc-II -1
|
校園生活。
|
III
|
Bc-III-1
|
社區活動。
|
IV
|
Bc-IV-1
|
休閒育樂。
|
Bc-IV-2
|
學習活動。
|
V |
Bc- V-1
|
工作與生活。
|
Bc- V-2
|
美感體驗。
|
d.社會事物 |
I
|
Bd- I -1
|
團體活動。
|
II |
Bd-II -1
|
家務分工。
|
III |
Bd-III-1 |
職業與社會。 |
IV
|
◎Bd-IV-1 |
性別認識與尊重。 |
Bd-IV-2
|
族群關懷。
|
Bd-IV-3
|
社區服務。
|
V
|
◎Bd- V-1
|
性別認識與尊重。
|
Bd- V-2
|
公共事務參與。
|
e.自然景像
|
I
|
Be- I -1
|
時間與天氣。
|
II |
Be-II -1
|
生活空間景物。
|
III |
Be-III-1
|
家鄉景觀。
|
IV
|
Be-IV-1
|
季節變化。
|
Be-IV-2
|
地景地貌:如方塊海、沙連島等。
|
V
|
Be- V-1
|
氣候變遷。
|
Be- V-2
|
保育與環境議題:如黑嘴端鳳頭燕鷗、海漂垃圾、過漁等。
|
C.
文化 |
a.民俗風情
|
I
|
Ca- I -1
|
閩東傳統節日:上彩暝、冬節搓丸等。
|
II |
Ca-II -1
|
閩東時令及習俗:如春水、捧點心等。
|
III
|
Ca-III-1
|
閩東地方慶典:如媽祖升天祭、燒塔節等。
|
IV
|
Ca-IV-1
|
閩東歲時祭儀:九皇菜、筅堂等。
|
V |
Ca- V-1 |
閩東生命禮俗:如伴房嬤、摜九等。
|
Ca- V-2 |
閩東信仰:如臨水夫人、白馬尊王等。
|
b.歷史文化
|
I
|
Cb- I -1
|
閩東在地飲食:如老酒、佛手等。
|
II |
Cb-II -1
|
家族歷史源流。
|
III
|
Cb-III-1
|
在地文化意涵。
|
IV |
Cb-IV-1
|
閩東族群記憶。
|
V |
Cb- V-1
|
閩東族群文化特色。
|
c.藝術美學
|
I
|
Cc- I -1
|
俗諺與兒歌童謠。
|
II |
Cc-II -1
|
傳統民俗文物。
|
III |
Cc-III-1
|
傳統聚落建築:如一顆印、封火山牆等。
|
IV |
Cc-IV-1 |
傳統生活技藝:如風燈、剪紙等。
|
V
|
Cc-V-1 |
戲曲歌謠音樂賞析:如閩劇、鼓板樂等。
|
Cc- V-2
|
傳統建築技藝:如亂石砌、人字砌等。
|
d.環境生態 |
I
|
Cd- I -1
|
常見動物。
|
Cd- I -2
|
常見植物。
|
II
|
Cd-II -1
|
在地常見動物的棲息地。
|
Cd-II -2
|
在地常見植物的棲息地。
|
III |
Cd-III-1 |
海洋、潮間帶常見生物。 |
Cd-III-2 |
在地特殊生物的生態:如紅花石蒜、黑嘴端鳳頭燕鷗等。
|
IV |
Cd-IV-1
|
在地聚落人文景觀:如傳統聚落保存。
|
Cd-IV-2
|
馬祖島嶼生態。
|
V |
Cd-V-1 |
馬祖戰地景觀:如坑道、碉堡等。
|
Cd-V-2 |
家鄉生態保育。 |
Cd-V-3 |
環境永續。 |
e.國際視野
|
I
|
Ce- I -1
|
文化認識。
|
II |
Ce-II -1
|
文化交流。
|
III
|
Ce-III-1
|
國際理解與文化交流。
|
IV |
Ce-IV-1
|
族群的遷徙與發展。
|
V |
Ce- V-1
|
文化傳承與創新。
|
Ce- V-2 |
文化觀光與國際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