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領域-國語文學習重點 |
語文領域-國語文 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5-III-10
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主動尋找閱讀材料。
|
Ad-III-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
國-E-A1
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
◎Bd-IV-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
5-V-3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如何反應文化與社會現象中的議題,以拓展閱讀視野與生命意境。
|
◎Bb-V-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V-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
國S-U-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培養自我省思能力,從中發展應對人生問題的行事法則,建立積極自我調適與不斷精進的完善品格。
|
5-III-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
◎Bd-III-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Bd-III-2
論證方式如舉例、正證、反證等。
|
國-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
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
◎Bd-IV-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
5-V-2
歸納文本中不同論點,形成個人的觀點,發展系統性思考以建立論述體系。
5-V-3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如何反應文化與社會現象中的議題,以拓展閱讀視野與生命意境。
|
Ca-V-3
各類文本中物質形貌樣態的呈現方式與文本脈絡的關聯性。
Cb-V-4
各類文本所呈現社群關係中的性別、權力等文化符碼。
|
國S-U-A2
透過統整文本的意義和規律,培養深度思辨及系統思維的能力,體會文化底蘊,進而感知人生的困境,積極面對挑戰,以有效處理及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
|
6-II-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II-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
Be-II-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E-A3
運用國語文充實生活經驗,學習有步驟的規劃活動和解決問題,並探索多元知能,培養創新精神,以增進生活適應力。
|
6-IV-6
運用資訊科技編輯作品,發表個人見解、分享寫作樂趣。
|
Be-I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J-A3
運用國語文能力吸收新知,並訂定計畫、自主學習,發揮創新精神,增進個人的應變能力。
|
6-V-6
觀摩跨文本、跨文類、跨文化作品,學習多元類型的創作。
|
Be-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會議紀錄、劇本、小論文、計劃書、申請書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S-U-A3
運用國語文培養規劃、執行及檢討計劃的能力,廣納新知,參與各類活動,充實生活經驗,發展多元知能,從中培養創新思維與因應社會變遷的能力。
|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
◎Bb-I-2
人際交流的情感。
|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
6-IV-1
善用標點符號,增進情感表達及說服力。
|
◎Bb-IV-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
國-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
2-V-2
討論過程中,能適切陳述自身立場,歸納他人論點並給予回應,達成友善且平等的溝通。
|
◎Bd-V-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S-U-B1
運用國語文表達自我的經驗、理念與情意,並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求共識,具備與他人有效溝通與協商的能力。
|
2-III-6
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表達的效能。
|
Be-III-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E-B2
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
6-IV-6
用資訊科技編輯作品,發表個人見解、分享寫作樂趣。
|
Be-I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J-B2
運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檢索、統整、解釋及省思,並轉化成生活的能力與素養。
|
6-V-5
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反覆推敲、修改以深化作品的內涵層次,提升藝術價值。
|
Be-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會議紀錄、劇本、小論文、計劃書、申請書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S-U-B2
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行閱讀思考,整合資訊,激發省思及批判媒體倫理與社會議題的能力。
|
6-II-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
Ad-II-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
國-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
Bb-IV-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IV-4
直接抒情。
|
國-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
6-V-2
廣泛嘗試各種文體,發表感懷或見解。
|
◎Bb-V-4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
國S-U-B3
理解文本內涵,認識文學表現技法,進行實際創作,運用文學歷史的知識背景,欣賞藝術文化之美,並能與他人分享自身的美感體驗。
|
5-III-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
◎Bd-III-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Bd-III-2
論證方式如舉例、正證、反證等。
|
國-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
◎Bb-IV-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IV-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
國-J-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趣。
|
5-V-6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多元價值、尊重多元文化,思考生活品質、人類發展及環境永續經營的意義與關係。
|
◎Bb-V-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V-3
對萬物之情、宇宙之愛的感悟。
|
國S-U-C1
閱讀並探究各類文本,深入思考道德課題,培養品德;積極與他人對話,尋求共識,建立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主動關心公共議題並參與公共事務。
|
2-III-7
與他人溝通時能尊重不同意見。
|
◎Bd-III-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2-IV-5
視不同情境,進行報告、評論、演說及論辯。
|
Be-IV-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
國-J-C2
在國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他人合作學習,增進理解、溝通與包容的能力,在生活中建立友善的人際關係。
|
2-V-2
討論過程中,能適切陳述自身立場,歸納他人論點並給予回應,達成友善且平等的溝通。
|
◎Bd-V-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S-U-C2
了解他人想法與立場,學習溝通、相處之道,認知社會群體生活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學習協調合作的能力,發揮群策群力的團隊精神。
|
5-III-11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辨識文本中議題的訊息或觀點。
|
◎Bd-III-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
◎Cb-IV-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IV-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
國-J-C3
閱讀各類文本,探索不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尊重各國文化的差異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
5-V-6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多元價值、尊重多元文化,思考生活品質、人類發展及環境永續經營的意義與關係。
|
◎Cc-V-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Cc-V-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矛盾衝突、生命態度、天人關係等文化內涵。
|
國S-U-C3
閱讀各類文本,建立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理解多元價值的可貴,深入探討各項社會議題,關注國際情勢,強化因應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