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領域學習重點 |
數學領域核心素養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n-I-3 |
應用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或估算於日常應用解題。 |
|
N-2-5 |
解題:100元、500元、1000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
|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
a-IV-1 |
理解並應用符號及文字敘述表達概念、運算、推理及證明。 |
|
A-7-1 |
代數符號:以代數符號表徵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一次式的化簡及同類項;以符號記錄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
|
數-J-A2
具備有理數、根式、坐標系之運作能力,並能以符號代表數或幾何物件,執行運算與推論,在生活情境或可理解的想像情境中,分析本質以解決問題。 |
f-V-4 |
認識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圖形特徵,理解其特徵的意義,認識以指數函數為數學模型的成長或衰退現象,並能用以溝通和解決問題。 |
|
F-11A-4 |
指數與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及其圖形,按比例成長或衰退的數學模型,常用對數函數的圖形,在科學和金融上的應用。 |
|
數S-U-A2
具備數學模型的基本工具,以數學模型解決典型的現實問題。了解數學在觀察歸納之後還須演繹證明的思維特徵及其價值。 |
n-II-9 |
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
|
N-3-15 |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
|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
s-IV-4 |
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知道圖形經平移、旋轉、鏡射後仍保持全等,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
|
S-8-4 |
全等圖形:全等圖形的意義(兩個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翻轉可以完全疊合);兩個多邊形全等則其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反之亦然)。 |
|
數-J-B1
具備處理代數與幾何中數學關係的能力,並用以描述情境中的現象。能在經驗範圍內,以數學語言表述平面與空間的基本關係和性質。能以基本的統計量與機率,描述生活中不確定性的程度。 |
f-V-3 |
認識三角函數的圖形特徵,理解其特徵的意義,認識以正弦函數為數學模型的週期性現象,並能用以溝通和解決問題。 |
|
F-11A-2 |
正餘弦的疊合:同頻波疊合後的頻率、振幅。 |
|
數S-U-B1
具備描述狀態、關係、運算的數學符號的素養,掌握這些符號與日常語言的輔成價值;並能根據此符號執行操作程序,用以陳述情境中的問題,並能用以呈現數學操作或推論的過程。 |
d-II-1 |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
|
D-3-1 |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
|
數-E-B2
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能力。 |
n-IV-9 |
使用計算機計算比值、複雜的數式、小數或根式等四則運算與三角比的近似值問題,並能理解計算機可能產生誤差。 |
|
N-8-2 |
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整數部分;十分逼近法。使用計算機√ 鍵。 |
|
數-J-B2
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以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道其適用性與限制、認識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序。能認識統計資料的基本特徵。 |
d-V-2 |
能判斷分析數據的時機,能選用適當的統計量作為描述數據的參數,理解數據分析可能產生的例外,並能處理例外。 |
|
D-10-2 |
數據分析:一維數據的平均數、標準差。二維數據的散布圖,最適直線與相關係數,數據的標準化。 |
|
數S-U-B2
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和電腦軟體以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道其適用性與限制、認識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序。能解讀、批判及反思媒體表達的資訊意涵與議題本質。 |
s-II-4 |
在活動中,認識幾何概念的應用,如旋轉角、展開圖與空間形體。 |
|
S-3-4 |
幾何形體之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平面圖形的分割與重組。初步體驗展開圖如何黏合成立體形體。知道不同之展開圖可能黏合成同一形狀之立體形體。 |
|
數-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
s-IV-5 |
理解線對稱的意義和線對稱圖形的幾何性質,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
|
S-7-4 |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
|
數-J-B3
具備辨認藝術作品中的幾何形體或數量關係的素養,並能在數學的推導中,享受數學之美。 |
s-V-2 |
察覺並理解空間的基本特質,以及空間中的點、直線與平面的關係。能在空間中認識特殊曲線,並能察覺與欣賞生活中的範例。 |
|
S-11A-1 |
空間概念:空間的基本性質,空間中兩直線、兩平面、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係,三垂線定理。 |
|
數S-U-B3
領會數學作為藝術創作原理或人類感知模型的素養,並願意嘗試運用數學原理協助藝術創作。 |
r-I-1 |
學習數學語言中的運算符號、關係符號、算式約定。 |
|
R-1-1 |
算式與符號:含加減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以說、讀、聽、寫、做檢驗學生的理解。適用於後續階段。 |
|
數-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多元文化或語言的數學表徵的素養,並與自己的語言文化比較。 |
s-IV-7 |
理解畢氏定理與其逆敘述,並能應用於數學解題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
|
S-8-6 |
畢氏定理:畢氏定理(勾股弦定理、商高定理)的意義及其數學史;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三邊長滿足畢氏定理的三角形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
|
數-J-C3
具備敏察和接納數學發展的全球性歷史與地理背景的素養。 |
n-V-5 |
能察覺規律並以一般項或遞迴方式表現,進而熟悉級數的操作。理解數學歸納法的意義,並能用於數學論證。 |
|
N-10-6 |
數列、級數與遞迴關係:有限項遞迴數列,有限項等比級數,常用的求和公式,數學歸納法。 |
|
數S-U-C3
具備欣賞數學觀念或工具跨文化傳承的歷史與地理背景的視野,並了解其促成技術發展或文化差異的範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