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
本教育階段之學習重點中,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對應組合方式,教師可視教學需求,彈性對應,進行教學設計。
主題軸 |
主題項目 |
學習階段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1.
自
我
與
生
涯
發
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
第二
學習階段 |
1a-II-1 |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
Aa-II-1 |
自己能做的事。 |
Aa-II-2 |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
Aa-II-3 |
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
|
第三
學習階段 |
|
Aa-III-1 |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納。 |
Aa-III-2 |
對自己與他人悅納的表現。 |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第二
學習階段 |
1b-II-1 |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
|
Ab-II-1 |
有效的學習方法。 |
Ab-II-2 |
學習行動。 |
|
第三
學習階段 |
1b-III-1 |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
|
Ab-III-1 |
學習計畫的規劃與執行。 |
Ab-III-2 |
自我管理策略。 |
|
c.生涯規劃與發展
|
第二
學習階段 |
|
Ac-II-1 |
工作的意義。 |
Ac-II-2 |
各種工作的甘苦。 |
Ac-II-3 |
各行業對社會的貢獻。 |
|
第三
學習階段 |
1c-III-1 |
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的生涯發展。 |
|
Ac-III-1 |
職業與能力。 |
Ac-III-2 |
職業興趣。 |
Ac-III-3 |
未來職業想像。 |
|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第二
學習階段 |
1d-II-1 |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
|
Ad-II-1 |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
Ad-II-2 |
正向思考的策略。 |
|
第三
學習階段 |
1d-III-1 |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
|
Ad-III-1 |
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
Ad-III-2 |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
Ad-III-3 |
尊重生命的行動方案。 |
Ad-III-4 |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
|
2.
生
活
經
營
與
創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第二
學習階段 |
2a-II-1 |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
|
Ba-II-1 |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
Ba-II-2 |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
Ba-II-3 |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
|
第三
學習階段 |
2a-III-1 |
覺察多元性別的互動方式與情感表達,並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係。 |
|
Ba-III-1 |
多元性別的人際互動與情感表達。 |
Ba-III-2 |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
Ba-III-3 |
正向人際關係與衝突解決能力的建立。 |
|
b.團體合作與領導
|
第二
學習階段 |
2b-II-1 |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
2b-II-2 |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
|
Bb-II-1 |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
Bb-II-2 |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
Bb-II-3 |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
|
第三
學習階段 |
2b-III-1 |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
|
Bb-III-1 |
團體中的角色探索。 |
Bb-III-2 |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
Bb-III-3 |
團隊合作的技巧。 |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第二
學習階段 |
2c-II-1 |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
|
Bc-II-1 |
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
Bc-II-2 |
個人日常生活問題所需的資源。 |
Bc-II-3 |
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行動。 |
|
第三
學習階段 |
2c-III-1 |
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
|
Bc-III-1 |
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
Bc-III-2 |
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Bc-III-3 |
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第二
學習階段 |
2d-II-1 |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
2d-II-2 |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
|
Bd-II-1 |
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
Bd-II-2 |
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
Bd-II-3 |
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
|
第三
學習階段 |
2d-III-1 |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
2d-III-2 |
體察、分享並欣賞生活中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
|
Bd-III-1 |
生活美感的運用與創意實踐。 |
Bd-III-2 |
正向面對生活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
|
3.
社
會
與
環
境
關
懷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第二
學習階段 |
3a-II-1 |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險的方法。 |
|
Ca-II-1 |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
Ca-II-2 |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
Ca-II-3 |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
|
第三
學習階段 |
3a-III-1 |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
|
Ca-III-1 |
環境潛藏的危機。 |
Ca-III-2 |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
Ca-III-3 |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
|
b.社關懷與服務
|
第二
學習階段 |
3b-II-1 |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習,並分享心得。 |
|
Cb-II-1 |
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務。 |
Cb-II-2 |
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
|
第三
學習階段 |
3b-III-1 |
持續參與服務活動,省思服務學習的意義,展現感恩、利他的情懷。 |
|
Cb-III-1 |
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 |
Cb-III-2 |
服務學習的歷程。 |
Cb-III-3 |
感恩、利他情懷。 |
|
c.文化理解與尊重
|
第二
學習階段 |
3c-II-1 |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
|
Cc-II-1 |
文化活動的參與。 |
Cc-II-2 |
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及省思。 |
Cc-II-3 |
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
|
第三
學習階段 |
3c-III-1 |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
|
Cc-III-1 |
不同族群的優勢與困境。 |
Cc-III-2 |
與不同族群相處的態度和禮儀。 |
Cc-III-3 |
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經驗和感受。 |
Cc-III-4 |
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欣賞與關懷。 |
|
d.環境保育與永續
|
第二
學習階段 |
3d-II-1 |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探討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
|
Cd-II-1 |
生活中環境問題的覺察。 |
Cd-II-2 |
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
|
第三
學習階段 |
3d-III-1 |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
|
Cd-III-1 |
生態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關。 |
Cd-III-2 |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 |
Cd-III-3 |
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的執行。 |
Cd-III-4 |
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情懷的展現。 |
|
(二)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
1.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學習重點」的發展歷程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依據本領域總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內涵架構,以「領域教學」為原則,由三個主題軸與十二個主題項目發展「學習表現」;繼之,家政、童軍與輔導以「學習表現」為本,並考量科目專業發展可對應「學習表現」的內涵,統整為「學習內容」。「學習內容」第 1 碼前以「家」、「童」、「輔」代表該「學習內容」所對應的科目內涵,各項「學習內容」對應於科目的知識體系與提供課程發展參考的「補充說明」詳可參見附錄三。
2.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學習重點」的呈現方式
本階段學習重點的呈現是以學習表現中的概念,依序條列其所對應的「學習內容」。此呈現方式在彰顯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以「學習表現」統整領域的學習內涵,並由家政、童軍與輔導科目專業發展的「學習內容」,落實本領域的目標與特色,教師可視教學需求,彈性運用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的對應組合,進行教學設計。
主題軸 |
主題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1.
自
我
與
生
涯
發
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
1a-IV-1 |
探索自我與家庭發展的過程,覺察並分析影響個人成長因素及調適方法。 |
|
家Db-IV-1 |
家庭組成及文化多元性對自我發展的影響,以及少子女化、高齡化與家庭結構變遷的關聯。 |
輔Aa-IV-1 |
自我探索的方法、經驗與態度。 |
輔Ab-IV-1 |
青少年身心發展歷程與調適。 |
|
1a-IV-2 |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多元能力,接納自我,以促進個人成長。 |
|
家Ab-IV-2 |
飲食的製備與創意運用。 |
家Cc-IV-2 |
生活用品的創意設計與製作,以及個人興趣與能力的覺察。 |
童Aa-IV-2 |
小隊制度的分工、團隊合作與團體動力的提升。 |
輔Aa-IV-2 |
自我悅納、尊重差異與自我成長。 |
輔Bc-IV-2 |
多元能力的學習展現與經驗統整。 |
輔Dd-IV-1 |
尊重多元性別差異。 |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1b-IV-1 |
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的能力。 |
|
家Ca-IV-1 |
個人與家庭生活的金錢及時間管理。 |
輔Ba-IV-1 |
學習意義的探究與終身學習態度的培養。 |
輔Ba-IV-2 |
自我管理與學習效能的提升。 |
輔Bb-IV-1 |
學習方法的運用與調整。 |
|
1b-IV-2 |
運用問題解決策略,處理生活議題,進而克服生活逆境。 |
|
家Db-IV-2 |
家庭的發展、變化與逆境調適,以及家人衝突的因應。 |
童Cc-IV-1 |
戶外休閒活動的安全、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處理。 |
輔Ca-IV-1 |
生涯發展、生涯轉折與生命意義的探索。 |
輔Db-IV-1 |
生活議題的問題解決、危機因應與克服困境的方法。 |
|
c.生涯規劃與發展
|
1c-IV-1 |
澄清個人價值觀,並統整個人能力、特質、家人期許及相關生涯與升學資訊。 |
|
家Dd-IV-2 |
家庭文化傳承與對個人的意義。 |
家Dd-IV-3 |
家人期許與自我發展之思辨。 |
輔Ca-IV-2 |
自我生涯探索與統整。 |
輔Cb-IV-1 |
適性教育的試探與資訊統整。 |
|
1c-IV-2 |
探索工作世界與未來發展,提升個人價值與生命意義。 |
|
家Bb-IV-1 |
服飾的選搭、美感展現與個人形象管理。 |
家Cc-IV-2 |
生活用品的創意設計與製作,以及個人興趣與能力的覺察。 |
童Bb-IV-3 |
服務活動的反思與多元能力的展現。 |
輔Ca-IV-1 |
生涯發展、生涯轉折與生命意義的探索。 |
輔Cb-IV-2 |
工作意義、工作態度、工作世界,突破傳統的性別職業框架,勇於探索未來的發展。 |
|
1c-IV-3 |
運用生涯規劃方法與資源,培養生涯抉擇能力,以發展個人生涯進路。 |
|
家Ca-IV-1 |
個人與家庭生活的金錢及時間管理。 |
輔Cc-IV-1 |
生涯進路的規劃與資源運用。 |
輔Cc-IV-2 |
生涯決策、行動與調適。 |
|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1d-IV-1 |
覺察個人的心理困擾與影響因素,運用適當策略或資源,促進心理健康。 |
|
家Db-IV-2 |
家庭的發展、變化與逆境調適,以及家人衝突的因應。 |
輔Da-IV-1 |
正向思考模式、生活習慣與態度的培養。 |
輔Da-IV-2 |
情緒與壓力的成因、影響與調適。 |
輔Db-IV-2 |
重大心理困擾與失落經驗的因應。 |
|
1d-IV-2 |
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尊重及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並協助他人。 |
|
家Db-IV-1 |
家庭組成及文化多元性對自我發展的影響,以及少子女化、高齡化與家庭結構變遷的關聯。 |
家Dd-IV-2 |
家庭文化傳承與對個人的意義。 |
童Bb-IV-1 |
多元族群服務需求的評估。 |
輔Ac-IV-1 |
生命歷程、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索。 |
輔Ac-IV-2 |
珍惜、尊重與善待各種生命。 |
輔Db-IV-2 |
重大心理困擾與失落經驗的因應。 |
|
2.
生
活
經
營
與
創
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2a-IV-1 |
體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以正向的態度經營人際關係。 |
|
家Dc-IV-1 |
家庭活動策劃與參與,以互相尊重與同理為基礎的家人關係維繫。 |
童Aa-IV-3 |
童軍禮節與團隊規範的建立及執行。 |
童Cb-IV-3 |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溝通與問題解決。 |
輔Dc-IV-1 |
同理心、人際溝通、衝突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正向經營人際關係。 |
|
|
家Db-IV-3 |
合宜的交友行為與態度,及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 |
輔Dd-IV-2 |
合宜的性別互動與態度的培養。 |
|
2a-IV-3 |
覺察自己與家人溝通的方式,增進經營家庭生活能力。 |
|
家Da-IV-1 |
家人溝通與情感表達。 |
家Da-IV-2 |
家庭中不同角色的需求與合宜的家人互動。 |
輔Dc-IV-1 |
同理心、人際溝通、衝突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正向經營人際關係。 |
|
b.團體合作與領導
|
2b-IV-1 |
參與各項團體活動,與他人有效溝通與合作,並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
|
家Dc-IV-1 |
家庭活動策劃與參與,以互相尊重與同理為基礎的家人關係維繫。 |
童Aa-IV-1 |
童軍諾言、規律、銘言的品德實踐與團隊目標的達成。 |
童Aa-IV-3 |
童軍禮節與團隊規範的建立及執行。 |
童Cb-IV-2 |
露營活動組織分工、計畫、執行、檢討與反思。 |
童Cb-IV-3 |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溝通與問題解決。 |
輔Dc-IV-2 |
團體溝通、互動與工作效能的提升。 |
|
2b-IV-2 |
體會參與團體活動的歷程,發揮個人正向影響,並提升團體效能。 |
|
童Aa-IV-2 |
小隊制度的分工、團隊合作與團體動力的提升。 |
童Bb-IV-2 |
服務活動方案的規劃與執行。 |
童Cb-IV-3 |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溝通與問題解決。 |
輔Dc-IV-2 |
團體溝通、互動與工作效能的提升。 |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2c-IV-1 |
善用各項資源,妥善計畫與執行個人生活中重要事務。 |
|
家Aa-IV-1 |
個人與家庭飲食行為之影響因素與青少年合宜的飲食行為。 |
家Ab-IV-2 |
飲食的製備與創意運用。 |
家Ba-IV-1 |
服飾的清潔、收納與管理。 |
家Bc-IV-1 |
常見織品的認識與手縫技巧應用。 |
童Da-IV-2 |
人類與生活環境互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
輔Bb-IV-2 |
學習資源探索與資訊整合運用。 |
|
2c-IV-2 |
有效蒐集、分析及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合宜的決定與運用。 |
|
家Aa-IV-2 |
青少年飲食的消費決策與行為。 |
家Ab-IV-1 |
食物的選購、保存與有效運用。 |
家Ba-IV-2 |
服飾消費的影響因素與青少年的服飾消費決策及行為。 |
家Ca-IV-1 |
個人與家庭生活的金錢及時間管理。 |
家Ca-IV-2 |
消費管道的分析比較、資源運用與風險評估,以及合宜的消費行為。 |
童Cb-IV-2 |
露營活動組織分工、計畫、執行、檢討與反思。 |
童Cc-IV-2 |
戶外休閒活動知能的整合與運用。 |
輔Bb-IV-2 |
學習資源探索與資訊整合運用。 |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2d-IV-1 |
運用創新能力,規劃合宜的活動,豐富個人及家庭生活。 |
|
家Ab-IV-2 |
飲食的製備與創意運用。 |
家Cc-IV-1 |
生活空間的規劃與美化,以及創意的展現。 |
家Cc-IV-2 |
生活用品的創意設計與製作,以及個人興趣與能力的覺察。 |
家Dc-IV-1 |
家庭活動策劃與參與,以互相尊重與同理為基礎的家人關係維繫。 |
童Ca-IV-3 |
各種童軍旅行的規劃、執行並體驗其樂趣。 |
輔Bc-IV-1 |
主動探究問題、高層次思考的培養與創新能力的運用。 |
輔Da-IV-1 |
正向思考模式、生活習慣與態度的培養。 |
|
2d-IV-2 |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運用美學於日常生活中,展現美感。 |
|
家Bb-IV-1 |
服飾的選搭、美感展現與個人形象管理。 |
家Cc-IV-1 |
生活空間的規劃與美化,以及創意的展現。 |
童Db-IV-1 |
自然景觀的欣賞、維護與保護。 |
童Db-IV-2 |
人文環境之美的欣賞、維護與保護。 |
輔Dd-IV-3 |
多元文化社會的互動與關懷。 |
|
3.
社
會
與
環
境
關
懷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3a-IV-1 |
覺察人為或自然環境的危險情境,評估並運用最佳處理策略,以保護自己或他人。 |
|
家Ac-IV-1 |
食品標示與加工食品之認識、利用,維護飲食安全的實踐策略及行動。 |
家Ca-IV-2 |
消費管道的分析比較、資源運用與風險評估,以及合宜的消費行為。 |
童Ca-IV-1 |
戶外觀察、追蹤、推理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運用。 |
童Cb-IV-1 |
露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
童Cc-IV-1 |
戶外休閒活動的安全、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處理。 |
童Da-IV-2 |
人類與生活環境互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
輔Db-IV-1 |
生活議題的問題解決、危機因應與克服困境的方法。 |
|
3a-IV-2 |
具備野外生活技能,提升野外生存能力,並與環境做合宜的互動。 |
|
家Ab-IV-1 |
食物的選購、保存與有效運用。 |
家Bc-IV-1 |
常見織品的認識與手縫技巧應用。 |
童Ca-IV-1 |
戶外觀察、追蹤、推理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運用。 |
童Ca-IV-2 |
地圖判讀、旅行裝備使用及安全知能的培養。 |
童Cb-IV-1 |
露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
童Cc-IV-2 |
戶外休閒活動知能的整合與運用。 |
童Cc-IV-1 |
戶外休閒活動的安全、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處理。 |
|
b.社會關懷與服務
|
3b-IV-1 |
落實社會服務的關懷行動,以深化服務情懷。 |
|
童Ba-IV-1 |
服務學習的意義、價值與信念的理解及落實。 |
童Ba-IV-2 |
校園關懷服務活動的參與及分享。 |
童Bb-IV-1 |
多元族群服務需求的評估。 |
童Bb-IV-2 |
服務活動方案的規劃與執行。 |
童Bb-IV-3 |
服務活動的反思與多元能力的展現。 |
童Bb-IV-4 |
國際服務活動的參與及文化交流。 |
輔Dd-IV-3 |
多元文化社會的互動與關懷。 |
|
c.文化理解與尊重
|
3c-IV-1 |
探索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展現自己對國際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
|
家Bb-IV-2 |
服飾的社會文化意義與理解,並能展現合宜的穿著禮儀。 |
家Cb-IV-1 |
多元的生活文化與合宜的禮儀展現。 |
童Ab-IV-2 |
世界童軍活動資訊的蒐集與分享,以培養國際觀與全球關懷。 |
童Ab-IV-3 |
童軍國際交流活動的認識與理解,並能選擇適合的參與方式。 |
童Bb-IV-4 |
國際服務活動的參與及文化交流。 |
|
3c-IV-2 |
展現多元社會生活中所應具備的能力。 |
|
家Bb-IV-2 |
服飾的社會文化意義與理解,並能展現合宜的穿著禮儀。 |
家Dd-IV-1 |
家庭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文化的尊重與悅納。 |
童Ab-IV-1 |
國內童軍與青少年活動的認識及參與,以增進生活能力。 |
輔Dd-IV-1 |
尊重多元性別差異。 |
輔Dd-IV-3 |
多元文化社會的互動與關懷。 |
|
d.環境保育與永續
|
3d-IV-1 |
探索、體驗個人與環境的關係,規劃並執行合宜的戶外活動。 |
|
童Ca-IV-3 |
各種童軍旅行的規劃、執行並體驗其樂趣。 |
童Da-IV-1 |
露營活動中永續環保的探究、執行與省思。 |
童Db-IV-3 |
友善環境的樂活旅行與遊憩活動。 |
童Cc-IV-2 |
戶外休閒活動知能的整合與運用。 |
童Dc-IV-1 |
戶外休閒活動中的環保策略與行動。 |
|
3d-IV-2 |
分析環境與個人行為的關係,運用策略與行動,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
|
家Aa-IV-2 |
青少年飲食的消費決策與行為。 |
家Aa-IV-3 |
飲食行為與環境永續之關聯、實踐策略及行動。 |
童Da-IV-1 |
露營活動中永續環保的探究、執行與省思。 |
童Da-IV-2 |
人類與生活環境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
童Dc-IV-1 |
戶外休閒活動中的環保策略與行動。 |
童Dc-IV-2 |
國際環境議題的理解、參與及省思。 |
|
(三)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必修課程的學習重點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承接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依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學習內容的呈現上有不同層次的差異。高級中等教育採分科教學,各自發展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但仍需呼應本領域的三個主題軸與十二個主題項目。教師可視教學需求,彈性運用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的對應組合,進行教學設計。
生命教育科在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為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程,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為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體察群己關係,運用適當策略以促進心理健康;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則為培養哲學思辨的能力,透過價值選擇,建立自我生命的終極信念,並實踐生命價值。
生涯規劃科在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的內涵包含興趣及能力的培養、職業的認識等;國民中學教育階段探索自我發展的歷程,培養解決生涯問題及做決定的能力;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深入分析與統整個人特質,發展職業興趣與休閒生活的知能,連結人生各階段發展任務,具備生涯轉折與調適的能力。
家政科在國民小學教育階段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基本的生活能力;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由個人與家庭生活出發,以生活技能為核心,培養學生日常生活的知能、增進問題解決的能力,並陶冶家庭生活素養;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則以人際關係與愛、生活管理、生活實務為核心內涵,培養學生具備健康家庭知能、生活應用與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國民中學與高級中等學校家政科的學習重點,以「飲食、衣著、生活管理與家庭」為類別進行縱向連貫,並依不同學習階段發展學習內容。
1.生命教育科的學習重點
「生命教育」旨在透過價值選擇,建立自我生命的終極信念,培養哲學思辨的能力,實踐生命價值。學習重點包括五個類別:「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和本領域三個主題軸、十二個主題項目密切相關。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綜合活動領域
內涵架構 |
主題軸 |
主題
項目 |
A.哲學思考 |
a.思考素養
|
生 1a-V-1 |
具備適切的思考素養,以進行人學探索、終極關懷、價值思辨及靈性修養。 |
|
生Aa-V-1 |
以偏見及謬誤的各種形式呈現思考的阻礙。 |
生Aa-V-2 |
正確思考的基本邏輯。 |
生Aa-V-3 |
正確思考的方法與技能:掌握事實、分辨價值,並能對特定觀點或立場進行判斷。 |
生Aa-V-4 |
正確思考的情意與態度:摒除阻礙思考之負面因素,建立適切的思考美德,以達立場不必中立,態度必須公正的理想。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b.社會關懷與服務
|
b.後設思考
|
生 1b-V-1 |
具備適切的後設思考素養,不斷發展與精進自身對思考的理解與實踐。 |
|
生Ab-V-1 |
對思考進行思考,以動態掌握思考的本質、方法、情意與態度。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
B.人學探索 |
a.人的特質與人性觀
|
生 2a-V-1 |
具備跨領域人學探索與建構全人人學的基本素養。 |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b.人的主體性與自我觀
|
生 2b-V-1 |
能以適切的人學為基礎,探討人生終極課題,進行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 |
|
生Bb-V-1 |
了解人是「客體」,更是「主體」,以確立人的主體尊嚴與自為目的性。 |
生Bb-V-2 |
什麼是我」?「我」是誰?「我」與「我的身體」、「我的心理」、「我的理性」、「我的感性」,以及「我的靈性」的關係與差異。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C.終極關懷 |
a.哲學與生命意義、生死關懷與實踐
|
生 3a-V-1 |
能掌握哲學、生死議題與宗教的基本意涵及其和人生的關係,以建立自己的人生終極信念。 |
|
生Ca-V-1 |
哲學之意涵及其對生命意義之探索。 |
生Ca-V-2 |
快樂、幸福、至善與至福的意涵及其間之關係。 |
生Ca-V-3 |
死亡在人學上的意義及其對生命價值的衝擊。 |
生Ca-V-4 |
善終的意義與臨終關懷之實踐。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b.終極信念與宗教
|
生 3b-V-1 |
以人生終極信念為指引,貫徹在生活的價值思辨及日常抉擇中,提升人格統整與靈性修養。 |
|
生Cb-V-1 |
宗教或族群信仰對個人生活與生命可能開展出的價值與意義。 |
生Cb-V-2 |
確立自己的終極信念,並貫徹在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中。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D.價值思辨 |
a.道德哲學的素養及其應用
|
生 4a-V-1 |
具備對道德、個人行為及公共議題進行價值思辨的素養。 |
|
生Da-V-1 |
道德判斷的必要性、意義與分類。 |
生Da-V-2 |
判斷行為者善惡及行為對錯時應考慮的因素。 |
生Da-V-3 |
釐清個人行為及公共事務等議題中的迷思,掌握正確探索相關課題的方法。 |
生Da-V-4 |
道德規範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係、衝突與因應。 |
生Da-V-5 |
道德實踐與人生觀/世界觀的關係。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b.社會關懷與服務
|
b.生活美學的省思
|
生 4b-V-1 |
具備發現與創造生活美感的素養,並能發展自身的生活美學。 |
|
生Db-V-1 |
生活中多元多樣的美感經驗與生活美學的內涵。 |
生Db-V-2 |
美感經驗及生活美學所需要的素養。 |
生Db-V-3 |
生活美學與生命價值觀。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E.
靈性修養 |
a.靈性自覺與修養
|
生 5a-V-1 |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保持靈性自覺,實踐靈性修養。 |
|
生Ea-V-1 |
靈性修養的內涵、途徑、階段及所需要的素養。 |
生Ea-V-2 |
慈悲、智慧、愛與靈性修養之間的關係。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b.人格統整與靈性修養
|
生 5b-V-1 |
能以靈性修養為基礎,進行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與價值思辨。 |
|
生Eb-V-1 |
人格統整的途徑及與靈性修養的關係。 |
生Eb-V-2 |
不同學科或宗教在人格統整和靈性修養上的觀點。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2.生涯規劃科的學習重點
「生涯規劃」以深入分析與統整個人特質,發展職業興趣與休閒生活的知能,連結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具備生涯轉折與調適的能力等為主要學習內涵。學習重點包括三個類別:「自我探索」、「環境探索」與「決策行動」,和本領域三個主題軸、十二個主題項目密切相關。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綜合活動領域
內涵架構 |
主題軸 |
主題
項目 |
A.自我探索 |
a.生涯發展與自我調適
|
涯 1a-V-1 |
連結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具備生涯轉折與調適的能力。 |
|
涯 Aa-V-1 |
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 |
涯 Aa-V-2 |
青年生涯發展特徵與需求。 |
涯 Aa-V-3 |
生涯轉折與應變能力。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c.生涯規劃與發展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b.成長歷程與生命主題
|
涯 1b-V-1 |
覺察個人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主動建構個人生涯意義。 |
|
涯 Ab-V-1 |
個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成長脈絡。 |
涯 Ab-V-2 |
建構個人生涯規劃的意義與內涵。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c.自我覺察與個人統整
|
涯 1c-V-1 |
分析與統整個人特質、價值觀、生涯態度及信念。 |
|
涯 Ac-V-1 |
個人能力和興趣。 |
涯 Ac-V-2 |
個人生涯態度和信念。 |
涯 Ac-V-3 |
個人性格和價值觀。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
涯 1c-V-2 |
釐清個人生活角色,開展生涯故事。 |
|
涯 Ac-V-4 |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包含性別、族群、階層等多元文化和人際互動與經營等。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B.環境探索 |
a.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
涯 2a-V-1 |
具備運用資訊分析個人特質與生涯進路的能力。 |
|
涯 Ba-V-1 |
高中生涯進路。 |
涯 Ba-V-2 |
特質與生涯進路。 |
涯 Ba-V-3 |
特質與大學學群。 |
涯 Ba-V-4 |
大學學習內涵與生活。 |
涯 Ba-V-5 |
大學生涯與職業選擇。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b.職業生活與社會需求
|
涯 2b-V-1 |
具備職業道德與工作倫理,以適應未來職涯生活。 |
|
涯 Bb-V-1 |
職業生活與工作倫理。 |
涯 Bb-V-2 |
市場變動與未來發展。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b.團體合作與領導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b.社會關懷與服務
c.文化理解與尊重
d.環境保育與永續
|
C.決策行動 |
a.生涯評估與智慧抉擇
|
涯 3a-V-1 |
能使用生涯評估與抉擇的方法,規劃未來。 |
|
涯 Ca-V-1 |
抉擇歷程與評估工具。 |
涯 Ca-V-2 |
生涯反思與變化因應。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b.自我管理與態度培養
|
涯 3b-V-1 |
善用學習方法與策略,進行有效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
|
涯 Cb-V-1 |
自主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
涯 Cb-V-2 |
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等。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c.生涯行動與實踐
|
涯 3c-V-1 |
能運用生涯檔案認識自己並自我推銷。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d.環境保育與永續
|
3.家政科的學習重點
「家政」以人際關係與愛、生活管理、生活實務為核心內涵,學習重點包含四個類別:「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和「家庭」,以培養學生具備健康家庭知能、生活應用與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家政的學習重點和本領域三個主題軸、十二個主題項目密切相關。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綜合活動領域
內涵架構 |
主題軸 |
主題
項目 |
A. 飲食 |
a.飲食與生活型態
|
家 1a-V-1 |
評析家庭、傳媒對飲食行為的影響,並能掌握各生命階段營養原則,為自己與家人規劃健康飲食。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家 1a-V-2 |
尊重多元飲食文化,關懷全球飲食議題,落實糧食永續的飲食行動。 |
|
家 Aa-V-2 |
在地及異國飲食文化。 |
家 Aa-V-3 |
綠色飲食與糧食永續。 |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c.文化理解與尊重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b.社會關懷與服務
|
b.膳食計畫與製作
|
家 1b-V-1 |
評估食材特性,掌握食物衛生與安全原則,運用適切烹調技巧,進行膳食設計。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家 1b-V-2 |
運用飲食美學,設計與製作健康、安全、多樣的餐點。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B. 衣著 |
a.服飾計畫與搭配
|
家 2a-V-1 |
分析織品特性、運用服飾設計元素,形塑自我形象展現美感。 |
|
家 Ba-V-1 |
織品特性與服飾應用。 |
家 Ba-V-2 |
服飾設計與搭配。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家 2a-V-2 |
結合友善環境概念,考量需求選購服飾,並運用服飾管理原則,有效管理服飾。 |
|
家 Ba-V-3 |
服飾需求評估與選購。 |
家 Ba-V-4 |
服飾管理與維護。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d.環境保育與永續
|
b.服飾語言與文化
|
家 2b-V-1 |
分析時尚流行與經典元素,欣賞服飾文化,厚植審美觀。 |
|
家 Bb-V-1 |
服飾與流行。 |
家 Bb-V-2 |
服飾文化。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c.文化理解與尊重
|
C. 生活管理 |
a.生活資源管理與消費
|
家 3a-V-1 |
善用科技、資訊,管理個人與家庭重要事務。 |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家 3a-V-2 |
涵養財金素養,整合消費知能,妥善規劃個人財務生活。 |
|
家 Ca-V-2 |
家庭財務規劃與管理。 |
家 Ca-V-3 |
消費者行為與文化。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c.資源運用與開發
|
b.形象管 理
|
家 3b-V-1 |
發揮個人特色,提升行銷自己之能力,並展現優雅素質。 |
|
家 Cb-V-1 |
個人形象知覺與管理。 |
家 Cb-V-2 |
人際互動倫理。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b.自主學習與管理
|
c.創意生活與美感
|
家 3c-V-1 |
運用巧思,體現生活美學於居家生活。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d.生活美感與創新
|
D. 家庭 |
a.婚姻與家庭的建立
|
家 4a-V-1 |
探究從性別互動、婚姻選擇到家庭建立的歷程。 |
|
家 Da-V-1 |
多元性別互動、交往與情感表達。 |
家 Da-V-2 |
婚姻的選擇。 |
家 Da-V-3 |
家庭的建立。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b.家庭生活與家人互動
|
家 4b-V-1 |
分析家庭發展歷程與挑戰,學習因應的知能與策略。 |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d.尊重與珍惜生命
|
3.社會與環境關懷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家 4b-V-2 |
探究家庭系統與個人的關聯,精進互動與溝通策略,增進家人互動關係。 |
|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c.青年與家庭
|
家 4c-V-1 |
反思青年的家庭責任,規劃家庭共學活動,落實愛家行動。 |
|
家 Dc-V-1 |
青年的家庭責任與文化反哺。 |
家 Dc-V-2 |
愛家行動。 |
|
1.自我與生涯發展
|
a.自我探索與成長
|
2.生活經營與創新
|
a.人際互動與經營
|
(四)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由生命教育、生涯規劃、家政三個科目分別訂定 2 學分之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1.生命教育科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思考:智慧的啟航」的學習重點
課程目標:讓學生了解正確思考的重要性,培養思考適當的情意與態度,避免成見與謬誤所造成的困擾,能夠了解充分而全面的資訊才能正確地判斷,並具備追求客觀真理的勇氣。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A. 思考與謬誤 |
a. 思考的重要性
|
|
思 Aa-V-1 |
適當的思考情意與態度。 |
思 Aa-V-2 |
人生重大抉擇與良好的思考素養的關係。 |
思 Aa-V-3 |
未經充分思考的衝動做出錯誤判斷的實例。 |
思 Aa-V-4 |
思考素養與人生觀。 |
思 Aa-V-5 |
知識、真理與思考素養。 |
思 Aa-V-6 |
健全人際關係、增進個人與思考素養。 |
思 Aa-V-7 |
知識與價值判斷與思考素養。 |
|
|
b. 偏見與謬誤
|
思 1b-V-1 |
能夠避免偏見與錯謬誤對思考的負面影響及其所帶來的困擾。 |
|
思 Ab-V-1 |
直覺與判斷。 |
思 Ab-V-2 |
各種偏見與謬誤形式及實例。 |
思 Ab-V-3 |
資訊的來源與有限性。 |
思 Ab-V-4 |
妨礙思考的各種偏見與謬誤。 |
|
B. 論證與思辨 |
a. 邏輯推理
|
思 2a-V-1 |
能夠分析論證結構並且說明論證的有效性。 |
思 2a-V-2 |
能夠掌握基本思考規則。 |
|
思 Ba-V-1 |
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
思 Ba-V-2 |
論證結構與有效論證。 |
思 Ba-V-3 |
常見的有效論證形式,如:肯定前件的推論形式、假言三段論等。 |
思 Ba-V-4 |
常見的無效論證形式,如:否定前件的推論形式、換質不換位的推論形式等。 |
思 Ba-V-5 |
三段論的形式與其他推論規則。 |
|
C. 事實與價值 |
a. 事實辨認
|
思 3a-V-1 |
具備剖析事實了解真相的能力。 |
思 3a-V-2 |
具備區分「真假」與「對錯」的能力。 |
|
思 Ca-V-1 |
證據與推論的關係。 |
思 Ca-V-2 |
報導事實的侷限性。 |
思 Ca-V-3 |
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
思 Ca-V-4 |
了解事實與真相必須考慮的各個面向。 |
思 Ca-V-5 |
歧義與含混。 |
思 Ca-V-6 |
世界觀的改變與事實的關係。 |
思 Ca-V-7 |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
|
|
b. 價值分析
|
思 3b-V-1 |
具備分析不同價值觀點的能力。 |
思 3b-V-2 |
具備解決價值觀衝突的素養。 |
|
思 Cb-V-1 |
理論描述事實包含價值的判斷。 |
思 Cb-V-2 |
價值判斷的重要特徵。 |
思 Cb-V-3 |
公共議題的多面向特徵。 |
思 Cb-V-4 |
表面衝突與價值觀的衝突。 |
|
D. 情意與態度 |
a. 思考的情意與態度
|
思 4a-V-1 |
具有追求客觀真理的熱情與勇氣,了解自己的立場與客觀真理之異同。 |
思 4a-V-2 |
能夠摒除成見,用心傾聽並尊重他人的意見與想法。 |
|
思 Da-V-1 |
立場不必中立,態度必須公正的情意與態度。 |
思 Da-V-2 |
追求客觀真理的熱情與堅持真理的勇氣。 |
思 Da-V-3 |
成見和預設。 |
思 Da-V-4 |
傾聽的能力:充分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 |
思 Da-V-5 |
情緒性的攻擊語言及其傷害。 |
思 Da-V-6 |
忠實傳達的重要性:避免因扭曲造成誤解。 |
思 Da-V-7 |
開放心靈的重要性。 |
|
2.生涯規劃科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的學習重點
課程目標:透過個人成長發展脈絡,想像未來,進行個人成長歷程、生活角色與生涯發展任務的探索,使每位學生能維持主動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態度,具備時間、壓力管理的概念,並且能探索想像未來市場變動與全球產業發展的趨勢,培養職場人際關係與跨界合作的能力,以因應未來生涯變化與轉折,運用生涯資訊分析統整,進而選擇適當的生涯進路,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未來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A. 自我探索 |
a. 生涯發展與自我調適
|
未 1a-V-1 |
連結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具備青年應有的生涯能力。 |
|
未 Aa-V-1 |
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 |
未 Aa-V-2 |
青年生涯發展特徵與需求。 |
|
未 1a-V-2 |
因應各階段可能的生涯變化,善用人生中的轉折與機緣。 |
|
未 Aa-V-3 |
生涯轉折與應變能力。 |
未 Aa-V-4 |
生涯機緣與機會創造。 |
未 Aa-V-5 |
生涯調適與終身學習。 |
未 Aa-V-6 |
生涯危機處理與管理。 |
|
b. 成長歷程與生命主題
|
未 1b-V-1 |
覺察個人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的關係,主動建構個人生涯意義。 |
|
未 Ab-V-1 |
個人成長歷程與發展脈絡。 |
未 Ab-V-2 |
未來想像與生涯憧憬。 |
|
c. 自我覺察與個人統整
|
未 1c-V-1 |
釐清個人生活角色,兼顧工作與休閒生活。 |
|
未 Ac-V-1 |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包括性別、族群、階層等多元文化、人際互動與經營等。 |
未 Ac-V-2 |
未來工作與休閒生活的安排。 |
|
B. 環境探索 |
a.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
未 2a-V-1 |
具備運用資訊分析個人特質與生涯進路的能力。 |
|
未 Ba-V-1 |
運用資訊分析未來可能的生涯進路。 |
|
b. 職業生活與社會需求
|
未 2b-V-1 |
了解職業的內涵,探討市場變動與全球產業發展的趨勢。 |
|
未 Bb-V-1 |
職業內涵與社會需求。 |
未 Bb-V-2 |
市場變動與未來發展。 |
未 Bb-V-3 |
國際趨勢與生活型態。 |
|
未 2b-V-2 |
培養經營職場人際關係與跨界合作的能力。 |
|
未 Bb-V-4 |
職場的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 |
未 Bb-V-5 |
性別、族群、文化、專業領域、區域等之跨界合作。 |
|
C. 決策行動 |
a. 生涯評估與智慧抉擇
|
未 3a-V-1 |
具備生涯評估與抉擇的方法,展現反思與彈性因應的能力。 |
|
未 Ca-V-1 |
抉擇歷程與評估工具。 |
未 Ca-V-2 |
生涯設限與妥協歷程。 |
未 Ca-V-3 |
生涯反思與彈性因應並正向看待不確定性。 |
|
b. 自我管理與態度培養
|
未 3b-V-1 |
具備主動積極的 學習動機與態度。 |
|
|
未 3b-V-2 |
學生學會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並能在需要時使用之。 |
|
|
未 3b-V-3 |
具備時間與壓力管理的概念,並了解其在生涯危機管理之重要性。 |
|
未 Cb-V-3 |
未來生涯策劃與時間管理。 |
未 Cb-V-4 |
未來生涯危機管理與壓力調適。 |
|
c. 生涯行動與實踐
|
未 3c-V-1 |
確 認 階 段 性 生 涯 目標,實現夢想的承諾。 |
|
未 Cc-V-1 |
生涯願景建構與夢想實現,以具備現實感、未來感與責任感。 |
未 Cc-V-2 |
未來生涯願景與使命宣言。 |
|
3.家政科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創新生活與家庭」的學習重點
課程目標:
(1)結合永續農耕與家庭飲食文化,深化結合飲食、農業、生態、營養、文化五大面向的綠食育於生活中。
(2)體驗服裝造型設計、材料構成、色彩與商品、產業與行銷等面向,提昇鑑賞能力與創新實作力。
(3)體驗園藝栽培、生活手作等課程,學習紓解壓力的樂活知能。
(4)探究家庭與社區、環境、國際的關聯,實踐關懷情操與服務行動於生活各面向,發揮敏銳體貼的家政精神。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A. 家庭飲食 |
a. 現代農耕綠食尚
|
創 1a-V-1 |
探究友善環境農法內涵與要求。 |
創 1a-V-2 |
剖析飲食消費與環境資源的關係,探索友善環境的料理方式和食材挑選要點。 |
|
創 Aa-V-1 |
友善環境農法與簡易種植技巧。 |
創 Aa-V-2 |
友善環境的食材挑選與烹調。 |
|
b. 美味關係在我家
|
創 1b-V-1 |
探究家庭飲食文化,透過製作傳家菜與家庭共食,傳承家族價值與文化。 |
創 1b-V-2 |
了解現代輕食、各式風味飲品的種類與營養,並學習簡易製作。 |
創 1b-V-3 |
評估食物於烹調、加工中的可能改變,運用科學原理創造烹調變化。 |
|
創 Ab-V-1 |
家庭食譜與傳家菜。 |
創 Ab-V-2 |
樂活輕食與風味飲品。 |
創 Ab-V-3 |
食物製備的科學原理。 |
|
B. 服裝造型 |
a. 流行時尚玩造型
|
創 2a-V-1 |
欣賞流行變遷與時尚潮流,探索國際時尚產業。 |
創 2a-V-2 |
解構服飾組成、學習製作步驟,運用巧思掌握服飾與配件美感。 |
|
創 Ba-V-1 |
流行時尚與產業。 |
創 Ba-V-2 |
時尚造型與設計。 |
|
a. 品味生活文創趣
|
創 3a-V-1 |
探索園藝栽培,並運用於生活美化與紓壓。 |
創 3a-V-2 |
欣賞文創市集、探究其環保訴求與生活運用。 |
|
創 Ca-V-1 |
園藝與紓壓。 |
創 Ca-V-2 |
環保與文創手作及其運用。 |
|
C. 家庭生活經營 |
b. 關懷服務家政情
|
創 3b-V-1 |
探索各年齡層家人生活需求,展現服務與關懷的行動。 |
創 3b-V-2 |
剖析社區環境與生活品質關係,主動關懷社區並參與活動。 |
|
創 Cb-V-1 |
家人的服務與關懷。 |
創 Cb-V-2 |
社會關懷與社區參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