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項目 |
條目 |
說明 |
建議
節數 |
|
|
公Aa-V-1 |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發展與落實? |
|
1. |
從權利主體與權利內涵的擴展,擇要分析公民身分的演變,包括女性和少數群體獲得平等公民權的演變歷程。 |
2. |
舉實例討論我國從威權體制到民主政治的歷程中,各項公民權利(公民自由權、政治權、社會權、文化權等)的落實經驗,包括普遍性權利和差異性權利。 |
|
1-2 |
|
公Ab-V-1 |
國家主權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國家和多元身分認同的關係為何? |
|
公民身分是促成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探討多元身分認同的建構、肯認與保障,和國家政策的關係。可以種族、族群、區域、文化、性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面向舉例說明。 |
1-2 |
|
|
公Ba-V-1 |
建立親密關係與維持個體自主的界線為何? |
|
擇例說明親密關係(含家人)民主化之意涵,討論關係中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持續自主溝通的重要性。 |
1-2 |
公Ba-V-2 |
親密關係的互動如何受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分工等結構因素影響? |
|
擇例說明何以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分工是一種性別不平等結構,並說明此不平等對親密關係互動的影響。 |
|
公Bb-V-1 |
憲法作為人民權利的保障書,與公權力的規範有何關聯? |
|
著重探討政府權力行使須受憲法規範,且公權力之行使,必須遵守法律保留、明確性、平等及正當程序等原則,必要時須受司法審查其合憲性、合法性與合理性。 |
3-4 |
公Bb-V-2 |
如何透過行政法落實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 |
|
選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例,探討行政法規與人權保障的關係(包括兒童權利公約及其施行法課以政府保障兒童權利的責任)。 |
公Bb-V-3 |
行政公權力違法侵害人民權益時,人民如何尋求行政救濟? |
|
探討行政行為如何受到行政法一般原理原則的拘束,並以實例說明當人民權益因公權力違法侵害而受損時,可以採取的行政救濟途徑。 |
|
公Bc-V-1 |
生產者或雇主為何不能享有完全的締約自由?如何判斷限制契約自由的合理性? |
|
討論契約自由原則在現代社會的意義,並從消費者保護法、公平交易法及勞動基準法,探討對於締約自由的合理限制,以促使契約正義的落實。 |
3-4 |
公Bc-V-2 |
為何需要保障智慧財產權?如何衡平智慧財產權與社會公益? |
|
討論智慧財產權的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並擇例討論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
公Bc-V-3 |
現行民法繼承制度如何保障人民的財產權? |
|
擇要說明現行民法繼承制度的基本規定,並以實例探討對於被繼承人之債權人及繼承人保障的合理性。 |
|
公Bd-V-1 |
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為何?國家為何要以刑罰的方式處罰人民? |
|
基於罪刑法定主義原則,說明為防止國家濫用刑罰,判斷犯罪行為成立與否有一定的條件。同時,探討國家為何要以刑罰的方法處罰人民。 |
4-6 |
公Bd-V-2 |
為什麼程序正義是重要的?國家於犯罪的追訴及處罰過程中,如何確保程序正義的實現? |
|
說明程序正義對人權保障的重要性,並擇例探討國家追訴及處罰犯罪的過程中,須基於無罪推定原則與法定程序,確保人民基本權利。 |
公Bd-V-3 |
為什麼現代資訊生活需要規範?刑法中有哪些相關規定? |
|
探討現代資訊生活中基本禮儀與相關法律規範的重要性,並擇例討論刑法中的相關規定。 |
公Bd-V-4 |
為何少年的刑事司法程序與成年人不同? |
|
分析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意旨及兒童權利公約第10號一般性意見的精神,擇例探討國家對於少年在刑事司法上的保障及限制。 |
|
公Be-V-1 |
個人、廠商和政府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進行資源的分配? |
|
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擇例探討個人選擇、廠商生產與政府決策需考慮機會成本。 |
3 |
|
公Bf-V-1 |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誘因,進而改變人民行為? |
|
擇例探討政府採用金錢或非金錢誘因對人民行為的影響。 |
2 |
|
|
國內交易與國際貿易會導致專業分工,擇例探討其對產能等影響。 |
3 |
公Bg-V-2 |
決定一國進出口某項商品的主要因素。 |
|
討論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的差異,並探討交易雙方如何依據其比較利益生產 並銷售(出口)產品。 |
|
|
公Ca-V-1 |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所有權或產製過程,如何影響公共意見的形成? |
|
探討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及其守門過程可能存在資訊過濾、再現或壟斷等問題,並以我國的實例討論其與公共意見形成的關聯。 |
3-4 |
公Ca-V-2 |
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媒體近用與媒體再現(可包括族群、性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群體之再現)的不平等? |
|
1. |
探討媒體近用權和媒體監督的重要性。 |
2. |
擇例探討公共意見形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媒體近用與媒體再現之不平等現象。 |
|
|
公Cb-V-1 |
我國公民如何透過選舉參與中央及地方政治? |
|
著重探討在不同層級公職人員選舉制度的特性,而非著重公職人員選舉項目和年齡等相關規定。 |
3 |
公Cb-V-2 |
除了選舉之外,我國還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參與形式及管道? |
|
著重在分析不同的參與形式及管道對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
|
公Cc-V-1 |
個人進入職業生活的準備為何?國家如何透過法律與政策保障平等的勞動市場參與? |
|
1. |
擇要討論個別勞動權益保障和集體勞動三權的內涵。 |
2. |
透過個別與集體勞動法制的相關規定,探討國家為什麼要保障勞動權益。 |
|
4 |
公Cc-V-2 |
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何以是重要的?如何發展自主的勞動關係和落實產業民主? |
|
舉例說明參與工會的必要性。以案例(不限本國或國際移工)說明受僱者自主成立或參與工會,處理勞資糾紛的重要性,如理解勞動申訴機制、建立勞資協商機制、夥伴關係並促成社會對話。 |
|
|
著重勞動供給(勞方)與勞動需求(資方)對薪資的共同影響。 |
4 |
公Cd-V-2 |
工廠外移及國際移工增加如何影響本地勞動市場的薪資與就業情況? |
|
|
公Cd-V-3 |
生產自動化及服務業數位化如何影響本地勞動市場薪資與就業情況? |
|
|
公Cd-V-4 |
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勞動市場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
|
說明政府訂定基本工資的目的,並以勞動市場的供需均衡,分析政府訂定基本工資對於勞工的影響。 |
|
|
公Da-V-1 |
國家為促進社會安全,為何需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等多種制度的規劃? |
|
著重分析相關制度的必要性,而非描述制度的規劃細節。 |
1-2 |
|
公Db-V-1 |
我國目前有什麼具體政策,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 |
|
從我國促進族群文化平等的相關法律與政策擇例說明。 |
1-2 |
|
公Dc-V-1 |
面對全球化,為何需珍視我國的本土文化?我國本土文化產業如何調適與創新? |
|
|
3 |
公Dc-V-2 |
我國在全球競爭與合作關係中的地位與處境為何?臺海兩岸關係如何影響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處境? |
|
國際組織常以「國家」為會員身分的單位,擇例探討「一中原則」對我國國際參與的限制,並比較我國在不同國際組織中的參與程度及使用名稱。 |
|
公Dd-V-1 |
科技發展對社會價值與制度造成哪些影響?又衍生出哪些倫理或法律問題? |
|
可著重探討基因或生物科技所衍生的倫理、法律與社會議題。 |
1-2 |
|
|
擇例探討爭議過程中的不同觀點。 |
1.5 |
|
公Df-V-1 |
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體,對於「公平正義」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突? |
|
擇例探討種族、族群、性別、性傾向或身心障礙等群體的文化,及其在社會中的位置,如何影響其對公平正義的不同觀點。 |
1.5 |
|
公Dg-V-1 |
貿易的管制與開放對哪些人有利?對哪些人不利? |
|
著重探討貿易自由化後,對本國消費者與廠商可能產生的影響。 |
3 |
公Dg-V-2 |
世界貿易組織與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在國際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
|
擇要討論世界貿易組織如何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並擇例探討其他重要國際經貿組織對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