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
社會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國民小學教育
(E) |
國民中學教育
(J) |
高級中等學校教育
(U) |
A
自主行動
|
A1
身心素質
與
自我精進
|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中的角色,養成適切的態度與價值觀,並探索自我的發展。 |
社-J-A1
探索自我潛能、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培育合宜的人生觀。 |
社-U-A1
探索自我,發展潛能,肯定自我,規劃生涯,健全身心素質,透過自我精進,追求幸福人生。 |
A2
系統思考
與
解決問題
|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
社-J-A2
覺察人類生活相關議題,進而分析判斷及反思,並嘗試改善或解決問題。 |
社-U-A2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具備探索、思考、推理、分析、批判、統整與後設思考的素養,並能提出解決各種問題的可能策略。 |
A3
規劃執行
與
創新應變
|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規劃學習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因應情境變化,持續調整與創新。 |
社-J-A3
主動學習與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善用資源並規劃相對應的行動方案及創新突破的可能性。 |
社-U-A3
對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具備反省、規劃與實踐的素養,並能與時俱進、創新應變。 |
B
溝通互動
|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及圖像等表徵符號,理解人類生活的豐富面貌,並能運用多樣的表徵符號解釋相關訊息,達成溝通的目的,促進相互間的理解。 |
社-J-B1
運用文字、語言、表格與圖像等表徵符號,表達人類生活的豐富面貌,並能促進相互溝通與理解。 |
社-U-B1
運用語言、文字、圖表、影像、肢體等表徵符號,表達經驗、思想、價值與情意,且能同理他人所表達之意涵,增進與他人溝通。 |
B2
科技資訊
與
媒體素養
|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技、資訊及媒體,並探究其與人類社會價值、信仰及態度的關聯。 |
社-J-B2
理解不同時空的科技與媒體發展和應用,增進媒體識讀能力,並思辨其在生活中可能帶來的衝突與影響。 |
社-U-B2
善用各種科技、資訊、媒體,參與公共事務或解決社會議題,並能對科技、資訊與媒體的倫理問題進行思辨批判。 |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
社-E-B3
體驗生活中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
社-J-B3
欣賞不同時空環境下形塑的自然、族群與文化之美,增進生活的豐富性。 |
社-U-B3
體會地理、歷史及各種人類生活規範間的交互影響,進而賞析互動關係背後蘊含的美感情境。 |
C
社會參與
|
C1
道德實踐
與
公民意識 |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 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 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理解並遵守社會規範,參與公共事務,養成社會責任感,尊重並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權,關懷自然環境與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
社-J-C1
培養道德思辨與實踐能力、尊重人權的態度,具備民主素養、法治觀念、環境倫理以及在地與全球意識,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
社-U-C1
具備對道德、人權、環境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健全良好品德、提升公民意識,主動參與環境保育與社會公共事務。 |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
社-E-C2
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養成尊重差異、關懷他人及團隊合作的態度。 |
社-J-C2
具備同理與理性溝通的知能與態度,發展與人合作的互動關係。 |
社-U-C2
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展現相互包容、溝通協調、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行動。 |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土及全球議題。 |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族群文化的多樣性,了解文化間的相互關聯,以及臺灣與國際社會的互動關係。 |
社-U-C3
珍視自我文化的價值,尊重並肯認多元文化,關心全球議題,以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國際移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