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教育科目的學習重點
「生命教育」旨在透過價值選擇,建立自我生命的終極信念,培養哲學思辨的能力,實踐生命價值。學習重點包括五個類別:「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哲學思考
|
a.思考素養
|
生1a-V-1 |
具備適切的思考素養,以進行人學的探究、終極關懷的探索、價值及道德的思辨及靈性的修養。 |
|
生Aa-V-1 |
以偏見及謬誤的各種形式,呈現其對思考的阻礙。 |
生Aa-V-2 |
正確思考的基本邏輯。 |
生Aa-V-3 |
正確思考的方法與技能:掌握事實、分辨價值,並能對特定觀點或立場進行判斷。 |
生Aa-V-4 |
正確思考的情意與態度:摒除扭曲思考之負面因素,建立適切的思考美德,以達「立場不必中立,態度必需公正」的理想。 |
|
b.後設思考
|
生1b-V-1 |
具備適切的後設思考素養,不斷發展與精進自身對思考的理解與實踐。 |
|
生Ab-V-1 |
後設思考的內涵:如何對思考進行思考。 |
生Ab-V-2 |
後設思考的實踐:掌握思考的本質、方法、情意與態度的後設性知識。 |
|
人學探索
|
a.人的特質與人性觀
|
生2a-V-1 |
具備跨領域人學探索與建構全人人學的基本素養。 |
|
生Ba-V-1 |
人存在的意義:人的自由與命定、人的有限與無限、人的渴望與追求。 |
生Ba-V-2 |
人的性別與性別平等。 |
生Ba-V-3 |
人的身體與心理、人的理性與感性、人的精神與靈性。 |
|
b.人的主體性與自我觀
|
生2b-V-1 |
能以適切的人學為基礎,探討人生終極課題,進行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 |
|
生Bb-V-1 |
人的主體性:了解人不只是「客體」,更是「主體」,以確立人的主體尊嚴與自為目的性。 |
生Bb-V-2 |
自我觀:什麼是「我」?「我」是誰?-「我」與「我的身體」、「我的心理」、「我的理性」、「我的感性」以及「我的靈性」的關係與差異。 |
生Bb-V-3 |
在關係與時間中的「我」:在關係中的「我」、生命歷程中的「我」。 |
|
終極關懷
|
a.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生死關懷與實踐
|
生3a-V-1 |
能掌握哲學、生死議題與宗教的基本意涵及其和人生的關係,以建立自己的人生終極信念。 |
|
生Ca-V-1 |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哲學的意涵與功能、人生意義與目的的探索。 |
生Ca-V-2 |
人生幸福的探索:快樂與幸福的意涵及關係、至善與至福(eudaimonia)的意義與追尋。 |
生Ca-V-3 |
死亡在人學上的意義及其對生命價值的衝擊。 |
生Ca-V-4 |
善終的意義與臨終關懷之實踐。 |
生Ca-V-5 |
失落與悲傷的面對與處理。 |
|
b.終極信念與宗教
|
生3b-V-1 |
以人生終極信念為指引,貫徹在生活的價值思辨與日常抉擇中,提升人格統整與靈性修養。 |
|
生Cb-V-1 |
宗教或族群信仰對個人生活與生命可能開展出的價值與意義。 |
生Cb-V-2 |
確立自己的終極信念,並貫徹在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中。 |
生Cb-V-3 |
宗教或族群信仰對苦難與死亡的看法。 |
|
價值思辨
|
a.道德哲學、道德思辨及其應用
|
生4a-V-1 |
具備對道德、個人行為及公共議題進行價值思辨的素養。 |
|
生Da-V-1 |
道德的內涵與價值及與其他規範的異同。 |
生Da-V-2 |
道德判斷的意義與分類。 |
生Da-V-3 |
道德規範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係、衝突與因應。 |
生Da-V-4 |
判斷行為者善惡及行為對錯時應考慮的因素。 |
生Da-V-5 |
釐清個人行為及公共事務等議題中的迷思,掌握正確探索相關課題的方法。 |
生Da-V-6 |
道德實踐與人生觀/世界觀的關係。 |
|
b.美感素養與生活美學
|
生4b-V-1 |
具備發現與創造生活美感的素養,並能發展自身的生活美學。 |
|
生Db-V-1 |
生活中多元多樣的美感經驗與生活美學的內涵。 |
生Db-V-2 |
美感素養的培養與創造:發現與創造美感經驗所需要的素養、發展與省思生活美學所需要的涵養。 |
生Db-V-3 |
生活美學與生命價值觀。 |
|
靈性修養
|
a.靈性自覺與修養
|
生5a-V-1 |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保持靈性自覺,實踐靈性修養。 |
|
生Ea-V-1 |
靈性的內涵與靈性自覺。 |
生Ea-V-2 |
靈性修養的內涵、途徑與階段。 |
生Ea-V-3 |
靈性修養的困難、經驗及所需要的素養。 |
生Ea-V-4 |
愛的意涵、種類與層次。 |
生Ea-V-5 |
慈悲與智慧的意涵。 |
生Ea-V-6 |
慈悲、智慧、愛與靈性修養之間的關係。 |
|
b.人格統整與靈性修養
|
生5b-V-1 |
能以靈性修養為基礎,進行哲學思考、人學探索、終極關懷與價值思辨。 |
|
生Eb-V-1 |
人格不統整之多元現象與根源。 |
生Eb-V-2 |
人格統整的內涵重要性與困難。 |
生Eb-V-3 |
人格統整的途徑與與靈性修養的關係。 |
生Eb-V-4 |
不同學科或宗教在人格統整和靈性修養上的觀點。 |
|
(二)生涯規劃科目的學習重點
「生涯規劃」以深入分析與統整個人特質,發展職業興趣與休閒生活的知能,連結人生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具備生涯轉折與調適的能力等為主要學習內涵。學習重點包括八個類別:「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自我覺察與整合」、「自我調節與態度培養」、「生活挑戰與調適」、「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職業生活與社會需求」、「生涯評估與抉擇」與「生涯行動與實踐」。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成長歷程
與
生涯發展
|
a.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
|
涯1a-V-1 |
覺察個人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之關係,主動探索個人生涯目標及意義。 |
|
涯Aa-V-1 |
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 |
涯Aa-V-2 |
生涯規劃的模式。 |
涯Aa-V-3 |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生涯發展的階段任務與生涯目標。 |
|
|
涯Aa-V-4 |
生涯角色的定義與內涵。 |
涯Aa-V-5 |
原生家庭之人事物對個人成長經驗的影響。 |
涯Aa-V-6 |
個人生命故事的回顧與展望。 |
涯Aa-V-7 |
生涯角色、生活型態及個人生涯彩虹圖。 |
|
自我覺察
與
整合
|
a.自我覺察與整合
|
涯2a-V-1 |
具備分析與統整個人特質、生活態度與信念的能力。 |
|
涯Ba-V-1 |
自我能力、興趣、性格與價值觀的個別探索。 |
涯Ba-V-2 |
個人學習歷程檔案的自我探索。 |
涯Ba-V-3 |
個人生涯態度與信念。
|
|
|
涯Ba-V-4 |
性別平等、族群平等及移除刻板印象的職涯發展。 |
|
自我調節
與
態度培養
|
a.自我調節與態度培養
|
涯3a-V-1 |
具備情緒管理、關懷利他的情操,增進人際互動的效能。 |
|
涯Ca-V-1 |
情緒管理的意涵與價值。 |
涯Ca-V-2 |
情緒管理方式與壓力調適。 |
涯Ca-V-3 |
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與溝通協調的素養。 |
|
生活挑戰
與
調適
|
a.危機辨識與處理
|
涯4a-V-1 |
了解生涯發展危機與危機管理的概念。 |
|
涯Da-V-1 |
生涯發展危機與危機管理。 |
涯Da-V-2 |
生涯危機與生涯轉機。 |
涯Da-V-3 |
生涯危機案例與分享。 |
|
涯4a-V-2 |
具備生涯管理概念,能夠多元化開展自我。 |
|
涯Da-V-4 |
科技資訊與生活效能。 |
涯Da-V-5 |
休閒生活的重要性與正確休閒生活習慣的培養。 |
|
教育發展
與
職業選擇
|
a.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
涯5a-V-1 |
能夠探索生涯相關資訊,評估個人生涯發展進路。 |
|
涯Ea-V-1 |
生涯進路與生涯資訊網站。 |
涯Ea-V-2 |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習內涵與升學管道。 |
涯Ea-V-3 |
職業屬性與就業準備。 |
涯Ea-V-4 |
認識工作環境與工作需求。 |
|
職業生活與
社會需求
|
a.職業生活與社會需求
|
涯6a-V-1 |
了解職業生活相關資訊,啟發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想像。 |
|
涯Fa-V-1 |
產業發展趨勢與社會環境變遷。 |
涯Fa-V-2 |
傳統與新興就業型態與人才需求。 |
涯Fa-V-3 |
工作倫理與團隊合作精神。 |
涯Fa-V-4 |
求職技巧與職業轉換。 |
|
涯6a-V-2 |
認識性別、族群文化與勞動權益相關法令知識,培養文化敏感度,提升生涯競爭力。 |
|
涯Fa-V-5 |
性騷擾、性侵害與族群歧視的概念與防治。 |
涯Fa-V-6 |
性別及族群工作平等相關法令的立法趨勢與規範。 |
涯Fa-V-7 |
勞動法令及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案例之探討。 |
涯Fa-V-8 |
多元文化及跨國企業。 |
涯Fa-V-9 |
創新與創業。 |
|
生涯評估
與
抉擇
|
a.生涯評估與抉擇
|
涯7a-V-1 |
統整生涯資訊,進行生涯評估與抉擇。 |
|
涯Ga-V-1 |
生涯抉擇類型探索。 |
涯Ga-V-2 |
生涯資訊與生涯抉擇的助力與阻力。 |
涯Ga-V-3 |
運用決策技巧適性選擇生涯進路。 |
|
生涯行動
與
實踐
|
a.生涯行動與實踐
|
|
涯Ha-V-1 |
生涯行動計畫與時間管理的概念。 |
涯Ha-V-2 |
自我時間管理診斷。 |
涯Ha-V-3 |
生涯行動計畫與學習檔案的建立與檢核。 |
|
(三)家政科目的學習重點
「家政」以人際關係與愛、生活管理、生活實務為核心內涵,學習重點包含五個類別:「飲食」、「衣著」、「生活管理」、「家庭」及「職場預備與形象管理」,以培養學生具備健康家庭知能、生活應用與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以提升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飲食
|
a.飲食與生活型態
|
家1a-V-1 |
評析家庭、傳媒對飲食行為的影響,並能掌握食物衛生與安全原則,為家庭成員規劃及製作健康飲食。 |
|
|
家1a-V-2 |
尊重多元飲食文化,關懷全球飲食議題,落實糧食永續的飲食行動。 |
|
家Aa-V-2 |
在地及異國飲食文化。 |
家Aa-V-3 |
綠色飲食與糧食永續。 |
|
b.膳食計畫 與製作
|
家1b-V-1 |
評估食材特性,掌握各生命階段營養原則,運用適切烹調技巧,進行膳食計畫與設計。 |
|
|
家1b-V-2 |
運用飲食美學與烹飪技巧,設計與製作健康、安全、多樣的餐點。 |
|
|
衣著
|
a.服飾計畫與搭配
|
家2a-V-1 |
分析織品特性,經由服飾設計方法形塑自我形象並展現美感。 |
|
家Ba-V-1 |
織品特性與服飾應用。 |
家Ba-V-2 |
服飾設計與搭配。 |
|
家2a-V-2 |
結合友善環境概念,進行綠色消費,考量需求,訂定計畫選購服飾,有效進行服飾管理。 |
|
家Ba-V-3 |
服飾需求評估與合宜選購。 |
家Ba-V-4 |
服飾管理。 |
|
b.服飾語言與文化
|
家2b-V-1 |
分析時尚流行與經典元素,欣賞多元服飾語言,培養審美觀,運用在個人服飾穿著上。 |
|
家Bb-V-1 |
服飾與流行。 |
家Bb-V-2 |
服飾文化。 |
|
生活管理
|
a.生活資源管理
|
|
|
b.家庭財務管理
|
家3b-V-1 |
涵養金錢財務素養,整合消費知能,妥善規劃家庭與個人財務。 |
|
家Cb-V-1 |
家庭財務規劃與管理。 |
家Cb-V-2 |
消費者行為與文化。 |
|
c.創意生活與美感
|
家3c-V-1 |
運用美學與巧思,將創意融入生活中,體現生活美學。 |
|
家Cc-V-1 |
綠色居家與空間美化。 |
家Cc-V-2 |
居家生活美學營造與創意應用。 |
|
家庭
|
a.婚姻與家庭的建立
|
|
|
家4a-V-2 |
探究從性別互動、婚姻選擇到家庭建立的歷程。 |
|
家Da-V-2 |
婚姻的選擇。 |
家Da-V-3 |
家庭的建立。 |
|
b.家庭生活與家人互動
|
家4b-V-1 |
探究家庭系統與個人的關聯,精進互動與溝通策略,增進家人互動關係。 |
|
|
家4b-V-2 |
分析家庭發展歷程與家庭壓力,學習正面因應的知能與策略。 |
|
|
家4b-V-3 |
家庭活動策畫與參與,以互相尊重與同理為基礎的家人關係維繫。 |
|
|
c.青年與家庭
|
家4c-V-1 |
反思青年的家庭責任,規劃家庭共學活動,落實愛家行動。 |
|
家Dc-V-1 |
家庭共學活動與青年的家庭責任規劃。 |
家Dc-V-2 |
愛家行動。 |
|
職場預備
與
形象管理
|
a.形象管理
|
家5a-V-1 |
發揮個人特色,提升自我行銷之能力,並展現優雅素質。 |
家5a-V-2 |
選擇適合職場的裝扮,展現自我特色及合宜形象。 |
|
家Ea-V-1 |
個人形象知覺與管理。 |
家Ea-V-2 |
面試的態度與表現。 |
|
b.人際互動與管理
|
家5b-V-1 |
具備良好的職場人際互動與管理。 |
家5b-V-2 |
積極規劃工作與家庭生活,並於其中取得平衡。 |
|
家Eb-V-1 |
職場的人際互動技巧。 |
家Eb-V-2 |
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規劃、管理與平衡。 |
|
(四)法律與生活科目的學習重點
「法律與生活」以強調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法律問題及面對這些問題解決能力的建構,學習重點包括四個類別:「法律概念」、「公法與生活」、「私法與生活」及「勞動關係法制與生活」,以培養學生認知己身應有權益,在就業時能積極運用所學保障自己,進而督促雇主或企業遵守國家法令並善盡社會責任。詳如下表: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法律概念
|
a.法律體系的緒論
|
|
法Aa-V-1 |
我國的法律體系與生活中的行政、刑事、民事法律責任。 |
法Aa-V-2 |
我國的法院系統以及實現三類法律責任的程序。 |
|
公法
與
生活
|
a.國家與人民
|
|
法Ba-V-1 |
從法治國及依法行政原則看公權力行使。 |
法Ba-V-2 |
抵抗權與公民不服從。 |
|
b.刑事法律
|
法2b-V-1 |
熟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刑法知識,避免觸法。 |
|
法Bb-V-1 |
刑事法簡介。 |
法Bb-V-2 |
刑事法實例。 |
法Bb-V-3 |
學生常見之犯罪與非行。 |
|
c.行政法規
|
|
法Bc-V-1 |
行政法簡介。 |
法Bc-V-2 |
行政法實例。 |
法Bc-V-3 |
行政程序與救濟。 |
|
私法
與
生活
|
a.財產法
|
法3a-V-1 |
理解並能夠初步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財產的法律問題。 |
|
法Ca-V-1 |
以買賣、租賃、保證為主的日常生活常用契約。 |
法Ca-V-2 |
侵權行為。 |
法Ca-V-3 |
以所有權、抵押權為主的物權基本概念。 |
|
b.性別與家庭
|
法3b-V-1 |
說明親屬與婚姻關係的權利與義務關係,並了解性別平等在家庭與職場中的法律意義。 |
|
法Cb-V-1 |
婚姻、親屬關係與親等計算。 |
法Cb-V-2 |
家庭暴力防治法簡介與實例。 |
法Cb-V-3 |
落實在家庭及職場中的性別平等。 |
|
c.經濟生活法令
|
|
法Cc-V-1 |
消費者保護法簡介與實例。 |
法Cc-V-2 |
以公司法及票據法為主的商事法簡介與實例。 |
法Cc-V-3 |
公平交易法簡介與實例。 |
|
d.智慧財產
|
法3d-V-1 |
了解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智慧財產知識,並避免侵權。 |
|
法Cd-V-1 |
著作權與商標權。 |
法Cd-V-2 |
專利權與營業秘密。 |
法Cd-V-3 |
網路活動與智慧財產權。 |
|
勞動關係法制
與
生活
|
a.勞動法概念
|
|
法Da-V-1 |
職場生活與勞工之基準保護。 |
法Da-V-2 |
法律上對勞工要特別保護的權利。 |
法Da-V-3 |
我國重要的勞動法令介紹。 |
|
b.個別勞動關係
|
|
法Db-V-1 |
勞動契約的權利與義務。 |
法Db-V-2 |
勞動條件的保護。 |
法Db-V-3 |
解雇保護與雇主責任。 |
|
c.集體勞動關係
|
|
法Dc-V-1 |
勞資關係與勞動基本權。 |
法Dc-V-2 |
工會與勞資會議之制度與功能。 |
法Dc-V-3 |
勞工組織及加入工會之權利保障。 |
法Dc-V-4 |
工會進行團體協商及行使爭議行為之權利保障。 |
|
(五)環境科學概論科目的學習重點
環境科學概論以兼具理論知識與實例應用,課程發展應結合環境科學基礎理論與環境議題的實例;除基本學科知識外,各單元的教學能以環境議題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與討論。學習重點包括六個類別:「環境議題的衝擊」、「環境科學基本概念」、「能資源的管理與應用」、「汙染與廢棄物的處理」、「公平正義與社會責任」及「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以培養學生具備環境關懷與正義的情意態度,實踐永續發展的行動。
類別
|
項目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環境議題的衝擊
|
a.環境議題的衝擊
|
環1a-V-1 |
覺察全球與臺灣的環境議題與其影響。 |
|
環Aa-V-1 |
全球性環境議題。 |
環Aa-V-2 |
臺灣區域環境議題。 |
|
環1a-V-2 |
能持續關心人類與環境要面對的挑戰。 |
|
環Aa-V-3 |
環境議題的影響。 |
環Aa-V-4 |
環境議題的發展。 |
環Aa-V-5 |
人類在環境議題中所面對的挑戰。 |
|
環境科學基本概念
|
a.環境科學基本概念
|
環2a-V-1 |
了解生態系中物質的循環、生物放大效應及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
|
環Ba-V-1 |
物質在環境中的循環。 |
環Ba-V-2 |
汙染物的定義與去向。 |
環Ba-V-3 |
生物放大效應對食物鏈的影響。 |
環Ba-V-4 |
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
|
環2a-V-2 |
認知環境資訊取得的管道,對環境資訊敏感度的建立,並理解其於生活生計上的影響。 |
|
環Ba-V-5 |
環境監測數值的資訊取得。 |
環Ba-V-6 |
環境監測數值的意涵、危害與人類生存生計的影響。 |
環Ba-V-7 |
整合多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估的過程。 |
|
能資源的管理
與
應用
|
a.能資源的管理與應用
|
|
環Ca-V-1 |
農業資源、水資源及土地資源的利用。 |
環Ca-V-2 |
臺灣各類資源缺乏的困境。 |
|
環3a-V-2 |
認識新資源開發技術現況及可行性,資源生命週期的概念,愛惜資源的重要性及個人做法。 |
|
環Ca-V-3 |
新資源開發技術。 |
環Ca-V-4 |
減少浪費資源的做法。 |
|
環3a-V-3 |
了解能源的種類、品質、效率與儲存量,以及能源開採的成本與所可能帶來的污染及成本,並認知能源利用的災害風險。 |
|
環Ca-V-5 |
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知能。 |
環Ca-V-6 |
各類能源的品質與種類。 |
環Ca-V-7 |
能源利用的風險與困境。 |
|
環3a-V-4 |
了解新能源的開發潛力,節約能源的做法。 |
|
環Ca-V-8 |
新能源的開發現況。 |
環Ca-V-9 |
節約能源的做法。 |
|
汙染
與
廢棄物的處理
|
a.汙染與廢棄物的處理
|
環4a-V-1 |
能解釋地球上嚴重的汙染類型與所造成的影響。 |
|
環Da-V-1 |
全球性與地區性汙染問題的影響與因應作為。 |
環Da-V-2 |
當前的各類環境議題國際公約及環境法規。 |
|
環4a-V-2 |
舉例處理汙染的技術及其瓶頸、認知零汙染及環境涵容能力的觀念。 |
|
環Da-V-3 |
舉例簡介處理不同類型汙染的技術。 |
環Da-V-4 |
舉例簡介處理不同類型汙染的瓶頸。 |
|
環4a-V-3 |
具備汙染發生預防性的概念及汙染與廢棄物產生源頭之減量管理的概念。 |
|
環Da-V-5 |
預防性的環境影響評估。 |
環Da-V-6 |
工業生產源頭減量的重要性。 |
環Da-V-7 |
全球化行動在地性個人與家庭的做法。 |
|
公平正義
與
社會責任
|
a.公平正義與社會責任
|
環5a-V-1 |
關心環境品質與環境正義:環境品質的維護與公平正義,並採取具體行動維護。 |
|
環Ea-V-1 |
環境的觀念。 |
環Ea-V-2 |
具體行動維護空氣、水、土壤等環境資源的品質。 |
環Ea-V-3 |
環境正義的議題。 |
|
環5a-V-2 |
關心貧窮問題與社會正義:人類基本生存需求與資源分配的公平及正義。 |
|
環Ea-V-4 |
全球貧窮、飢荒與弱勢族群的環境問題。 |
環Ea-V-5 |
弱勢發展國家的貧窮與飢荒的活動。 |
|
|
環Ea-V-6 |
企業的社會形象與責任。 |
環Ea-V-7 |
環保倡議:支持公平貿易、綠色標章、食物里程。 |
|
環境倫理與
永續發展
|
a.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
|
環Fa-V-1 |
環境典範的轉移與趨勢。 |
環Fa-V-2 |
公民的環境責任行為典範。 |
|
|
環Fa-V-3 |
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的發展與趨勢。 |
環Fa-V-4 |
臺灣推動永續發展的理念與策略。 |
|
|
環Fa-V-5 |
生態保育、環境守護、綠色消費等行動。 |
環Fa-V-6 |
社會正義、世代正義、動物福利等態度。 |
環Fa-V-7 |
勞動法令及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案例之探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