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發展
(一)課程設計原則: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銜接國民中小學課程與大學基礎教育課程。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依學科性質重視實用性、實作性學習。
3.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應研訂科目版本的選用與實施方式,原則如下:
(1)B版本課程綱要各適用類群建議不應調整。惟化工類群若因學校課程規劃巳增列相關化學部定專業科目之修習,其化學A或B版的選用則可調整。
(2)物理B版為4學分課程,但為配合各工業類群的基礎理論需求,學校得於校訂課程規劃增加2學分課程,以呼應學生專業課程學習之需求。
3)當部定自然科學領域學習科目,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時,建議由校訂科目中開設補足。
4.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各項議題,納入相關的課程中,以期讓學生在不同的科目脈絡中思考這些議題,以收相互啟發整合之效。
(二)課程整合機制:
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各領域課程發展應建置自然科學領域內不同學科間、跨領域間相互檢視及對話之機制,落實領域內學科、領域間課程綱要內容之相互統整。
2.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各科課程綱要之設計宜本彈性自主之原則,並注意相關科目間之整合,以期課程設計之多元化,與各科目教材間之互補與相互支援性。
(三)學校課務運作:
1.各校可依地區特性開設與當地自然環境、生活形態、工商活動及社會發展等相關選修科目,以彰顯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的地方特色。
2.各校得配合專業群科之需要,選擇開設之科目,並得開設選修科目,以因應學生專業學習之需求。
3.各校可視教學空間與設備設施狀況,採總量整合運用,將電腦教室、實驗室及部分專科教室等調整運用,以利課務運作與選修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