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專書】
從生活課程同主題異教看素養導向教與學課程實踐
~聚焦關鍵提問
主編的話
「關鍵提問」(key question)、「核心問題」(essential question)等名詞是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設計中常被提及的元素。植基於「成效本位」(outcome-based)的素養導向教學,為避免學生學習零碎化,課程與教學的研究領域中有關「大概念」、「概念為本」的教學,以及「以終為始」的「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bD)被
大力推廣,在這些取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的學習導向素養或是達成學習目標,教師要鋪陳重要的問題,也要以重要的問題來引導學習的推進,因此,「關鍵提問」在素養導向教學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素養導向教學除了導向素養學習目標的技巧外,在鷹架學生素養發展過程中的活化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重要的內涵。生活課程作為一個超學科的統整課程與主題教學,從97生活課綱開始所揭示的「以兒童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童的生活能力」和「拓展學童對人、事、物的多面向意義」的主題教學設計三大原則,強調學童為學習主體,重視學童的在地經驗與發展上的個別差異,讓學童有機會以不同符號表徵整合溝通互動的能力與素養,進行各種生活課程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生活課程的「關鍵提問」,不像「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所訴求的「核心問題」,以「大概念」為基礎切入課程設計,而是以兒童生活經驗與生活中所遭遇或觀察到的問題切入,進行探究教學。生活課程中的「關鍵提問」其定義自然與「核心問題」有所不同, 在教學設計與教學上的功用也有所不同。
提倡「重理解的課程設計」Jay McTighe 和 Grant Wiggins 認為「核心問題」有三個重要意義,分別是:重要與永恆的(普世性的問題)、基本或基礎的(能指向學科/領域的重大概念)、以及對於個人學習重要概念進時不可或缺的(整合零散知識的問題),例如「什麼是公平正義?」、「空間有幾度?」、「光在什麼情況下以波動的形式表現?」生活課程的關鍵提問因為植基於學童的生活經驗,且是關注在國小低年級學童的認知程度與能力,所以關鍵提問很少是普世性的原則問題或是抽象的概念。生活課程基於學生學習導向素養的需要,將關鍵提問界定為「教學過程中能夠幫助教師聚焦回學生學習目標的重要提問,是達成學習目標一定要問的『大』問題 」。生活課程關鍵提問具有以下幾個特徵:(1)一定要與活動學習目標相呼應;(2)以開放性的問題呈現;(3)數目應等於或多於對應的活動目標,通常一個活動學習目標對應一或兩個關鍵提問。關鍵提問在達成教學目標上具有以下功用: (1)幫助教師掌握目標方向;(2)避免學生僅有知識學習;(3)特別有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養成;(4)確保學生素養的養成或能力的遷移。另外,在教學歷程中,關鍵提問也能幫助教師:(1)掌握目標方向;(2)診斷學生的學習;(3)引導(促進)學生學習;(4)調整教師的教學。
對於生活課程的教師而言,主題統整教學需要具有創意,以及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思維,另一方面又要了解素養導向的概念,以及面對其他學科領域在談的「核心問題」所產生的疑惑,因此對於今年度的研討主軸...同主題異教下的關鍵提問設計,在研討與專業精進上,其過程自然更形複雜與困難。在年度一開始研議這個主題時,大家一方面對於「關鍵提問」的定義與功用非常困擾,在教學時也常與所熟悉的「引導式問題」混淆,或甚至因為思考「關鍵提問」,而阻礙教學的順暢性。所幸在各區策盟與縣市輔導員們的對話增能中,大家逐漸釐清觀念,並且在過去數年主題統整教學設計的專業基礎上,以及經過105學年度「生活課程觀議課模式的可能與實踐」與106學年度的「透過同課(同主題)異教的模式看生活課程素養教學的可能與實踐」的探討,各縣市輔導團已逐漸掌握生活課程素養導向主題統整課程的精神與重要元素,並能不斷整合與創新,因此,今年度以同主題共備觀議的研討模式探討關鍵提問的擬定與運用時,雖然經歷一開始的困難,但其成果卻更為豐碩,探討的面貌更為有深度且多面向。
首先,各縣市幾乎都能發展出具有素養導向特性的創意教學方案;其次,部分縣市能針對關鍵提問的目標導向與生活課程的學童中心之兩極衝突進行省思或發展關鍵提問的概念模式;其三,大部分縣市都能在關鍵提問的設計中不斷精緻化教學或是看見學童的學習方式與風格,並呈現出鷹架學生學習的歷程與策略。整體研討會的發表現場與研討會論文中,在在顯示出生活課程教師的教學實踐力與課程設計的動能與精彩。大家在研討會中互相分享、交流與激盪,除了深化生活課程的課程與教學專業,也在相互欣賞與正向回饋中,培養深厚的情誼。
課程與教學的專業是發展累積來的,經過這一年的關鍵提問研討,或許有夥伴對關鍵提問仍有使用上的困惑,或許有夥伴仍然疑惑關鍵提問要不要用?好不好用?等問題,但問題是持續精進的動力。事實上,每一年生活課程的探究與研議主題,對於生活課程之課程與教學專業發展而言,都是一個引發我們深思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切入點,它們不是一年就過去,它們可以歷久彌新、可以協助我們精進。「關鍵提問」的研討應該是教案發展與設計中的手段(means)或工具,而不是最終目標(Ends)。
生活課程教師的最終目標是研發好的課程,實踐好的教學,看見孩子一點一滴成長,成為一個有素養的個體。今年我們因為「關鍵提問」的研議,教師們提升了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也提升了觀看學童學習特性,與學童如何有效學習的能力,而因為我們每年的耕耘與交流,這些專業能力不斷地累加深化,成為扎扎實實的專業素養。
教育部國教署「生活課程」課程與教學輔導群召集人
吳璧純 謹記
108 年 7 月 15 日
.JPG)